坐落于我們身體足部兩側的京骨穴,源自《靈樞.本輸》。此穴道具備醫(yī)治頭痛、癲癇、腰痛和踝關節(jié)疼痛的功效,亦能夠具有止脫生發(fā)血氣、清熱解毒止痙及其清目舒筋活絡的作用。與別的穴道搭配,還可以有更強的減輕癥狀的功效。下邊詳解京骨精確方位圖和功效。京骨精確方位圖和功效
京骨穴位方位圖
京骨穴的部位,坐落于身體的足兩側部,第5跖骨粗隆正下方,赤肥肉際處。
京骨穴的作用與功效
可減輕醫(yī)治頭痛、目翳、項強、癲癇、腰痛、膝關節(jié)痛等癥狀造成的病擾。
作用:止脫生發(fā)血氣、清熱解毒止痙、清目舒筋活絡。
京骨穴的基本概念
京骨穴,人體穴位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光膀胱經,原穴。穴道含意為,膀胱經的潮濕水液在這里集聚。
京骨:京,古指人工服務搭起的高丘或環(huán)形的大糧倉也;骨,水也。京骨名喻指膀胱經的潮濕水汽在這里集聚。本穴物質為膀胱經吸熱反應蒸升的水液之氣,性寒性,在本穴為集聚之狀,好似存儲谷類的大倉,故稱京骨。膀胱經原穴: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寒性水汽,血氣場范疇大,充分體現(xiàn)膀胱經的血氣之性,為膀胱經濕寒水汽的輸出之源,故為膀胱經原穴。
京骨穴的主冶癥狀
頭痛,項強,目翳,癲癇,腰腿疼,腳趾疼痛。
京骨穴的搭配作用
京骨穴配百會穴、太沖穴:治頭痛;
京骨穴配風池、天柱穴:主冶頭痛項強。京骨穴的治療法及常見問題
牙齦京骨穴的治療法標準特異:濕寒則點刺拿出一些或溫灸,熱則瀉針排氣。
牙齦京骨穴的扎針方式特異:京骨穴,直刺0.3—0.5寸。
牙齦京骨穴的艾灸療法特異:京骨穴,艾灸方法5—10分鐘;艾柱灸3—5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