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魚的功效與作用

作者:養(yǎng)生小編  時間:2014-11-24 10:33:29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不知道大家對鳙魚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鳙魚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鱃魚(《山海經(jīng)》),鰫魚(《上林賦》),皂包頭、皂鰱(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頭魚(《食物本草會纂》),鳙頭鰱(《醫(yī)林纂要》),鯼魚(《本草求原》),包頭魚(《隨息居飲食譜》),胖頭魚(《動物學大辭典》),黑鰱、花鰱(薛德焴《系統(tǒng)動物學》)。

【來源】為鯉抖動物

鳙魚

。

【原形態(tài)】休側扁,呈紡錘形,腹部在腹鰭基部之前段較圓,在腹鰭基部之后至肛門有很窄的腹棱。體長一般50余厘米。頭大,約為體長的1/3。吻鈍,闊而圓,口很寬,上唇中部很厚。眼小,位置特別低,在頭側正中軸的下方。下咽齒一行,呈杓形。鰓耙數(shù)很多,呈頁狀,排列緊密,但不聯(lián)合。有發(fā)達而成螺旋形的鰓上器。鱗細小,側線鱗96~110。背鰭Ⅲ7,很短,無硬刺,起點在腹鰭基之后。胸鰭長,可達腹鰭基,臀鰭Ⅲ12~13。尾鰭叉狀。背部及兩側上半部微黑,腹部灰白,兩側有許多不規(guī)則的黑色斑點。胸、腹鰭灰白。

【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流、湖伯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較深的巖坑中越冬,分布長江流域下游地區(qū),東北、華北甚少見。是我國養(yǎng)殖魚類之一。

【性味】《綱目》:"甘,溫,無毒。"

【歸經(jīng)】《本草求真》:"入胃。"

【功能主治】①汪穎《食物本草》;"暖胃,益人。"

【注意】《綱目》:"多食動風熱,發(fā)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毒V目》:鳙魚,處處江湖有之。狀似鰱而色黑,其頭最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亞于鰱。鰱之美在腹,鳙之美在頭,或以鰱、鳙為一物誤矣。首之大小,色之黑自,不大相佯?!渡胶=?jīng)》云,羞魚似鯉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鳙魚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