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魚鰓簡介
膨魚鰓又稱角魚鰓或畚斗魚鰓,產(chǎn)于沿海地區(qū),分布于我國黃海、東海和南海水域,其原動物為日本蝠鲼、無刺蝠鲼、雙吻前口蝠鲼。膨魚鰓鰓絲呈扁條形,一般寬5~8厘米,長度不一,大者長30厘米以上,寬8.5厘米以上。通常用于麻痘后熱毒未清、煩躁、咳嗽不止,乳汁稀少,瘡癤腫毒。
二.功能
彭魚鰓可解痧毒。小兒在痧疹將愈時,往往有痧毒余留,俗稱“痧尾巴”,即痧后拖了一根病的“尾巴”。通常所見,如口唇生熱瘡,或牙肉生疳,或鼻孔生熱毒,或耳根腫脹,醞釀成為耳疳(即西醫(yī)所謂中耳炎),重的可能流膿,常年不愈。也有人在痧后皮膚干燥,生出疙瘩,周身痕癢,俗稱痧后蛇皮膚。這種現(xiàn)象,都由痧毒未清而起。解除痧毒余患,是醫(yī)生在治療痧疹末期最注意的事,處方之中,每用清解痧毒的藥品。家庭中的輔助療法,是用彭魚鰓煲湯或煮粥。香港新鮮的彭魚鰓,不易購得,可向藥材鋪買干的彭魚鰓三錢或五錢,亦有同樣的功用。連飲兩次,已可見效。如情形較重者,可多吃幾天,也是有益無害。
三.彭魚腮湯
材料
大魚頭半只,白蘿1個,綠豆粉絲1把,白胡椒粉,香菜,料酒,豬板油(可有可無)
做法
1、選擇大頭魚的魚頭(也就是鳙魚頭,個體比較大,一個魚頭有鍋那么大了)
2、鍋燒熱了,放入豬板油或者普通的食用油,等油燒熱了,要大火,把魚頭放入鍋里煎。
3、把料酒倒在魚頭上,腥氣隨著酒蒸發(fā)掉。
4、倒入姜片,然后倒入水(水量根據(jù)個人喜好,我通常加滿水)
5、加入胡椒粉,加入切成條的白蘿卜。
6、等水燒開了,5-6分鐘以后,再蓋上鍋蓋,這樣可以散發(fā)掉,一些腥氣。
7、大概20分鐘左右,白蘿卜也透明了,倒入粉絲,煮2分鐘關(guān)火。
8、再一次加入胡椒粉,然后加入鹽,撒上香菜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