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學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問,因為在人體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穴位,而這些穴位的位置通常又非常的難找。而且不光是人的手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的穴位,在人的腳上也分布著許多的穴位。足臨泣穴位就是分布在人體腳上的一種穴位,接下來就為大家具體概括一下,足臨泣穴位具體分布在哪吧?
一、穴名釋義
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間凹陷之處,足少陽脈之俞穴,穴臨于足,其氣上通于目,主目疾,目者,泣之所出,故名足臨泣。也就是說,人在低頭站立哭泣的時候,大顆大顆淚珠落下來,正是在這個位置,所以稱之為足臨泣。足,自然指腳;泣,古語說與“澀”相通,也就是凝滯不通的意思。
二、取穴定位
足背外側第四、五跖骨底前方,小趾伸肌腱外側凹陷處。當?shù)谒?、五趾趾縫端(俠溪)上一寸五分處。足臨泣穴,在足背外側,
三、功能作用
運化風氣,冷降水濕。
適用人群:濕熱體質者、中老年人、喜歡足療法的朋友。
四、主治病證
頭痛、頭眩、目澀,身痹、寒熱,胸脅支滿、喘氣、心痛不得息、乳腫、腋下腫、瘰疬,腰腹膝外廉痛、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fā)熱拘攣、筋牽、腿疼、眼腫赤疼、齒痛、耳聾、咽腫、項腫連腮、浮風瘙癢、月經(jīng)不調。
五、功效詳解
1、主治多種疾病
在使用這個穴時,可采用蜷腿坐的姿勢,它在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足臨泣是人體足少陽膽經(jīng)上的主要穴位,可以主治:目赤腫痛、脅肋疼痛、月經(jīng)不調、乳癰、足跗疼痛等,還包括膽經(jīng)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jīng)官能癥等。
2、消除亞健康狀態(tài)
除此之外,對于很多意想不到的疾病,足臨泣都有不錯的效果。特別是現(xiàn)代生活中亞健康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一些疾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不大是因為去醫(yī)院通常會建議注意體息,說不小是因為這些小毛病確確實實對人體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候找到足臨泣,一定幫你解決難題。
3、診斷功能
平時點按足臨泣穴,如果感覺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膽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癥。最常見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這是典型的少陽病,體內有熱,可以在臨睡前點按此穴,瀉肝膽之氣以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