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在哪里?按摩中脘穴有什么作用?

作者:養(yǎng)生小編  時間:2016-11-22 17:58:24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人體的穴位功能主要分表現(xiàn)在3個方面,把經絡氣息運輸?shù)缴眢w表面,是疾病在體表的表現(xiàn),而且是中醫(yī)大多療法施與的部位。今天教大家如何辨識中脘穴,看看按摩中脘穴有哪些好處。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別名:上紀穴,胃脘穴,大倉穴,太倉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義: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1)中脘。中,指本穴相對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為中也。脘,空腔也。該穴名意指任有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為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后,經水繼續(xù)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與中脘同,碗通脘。

 ?。?)上紀。上,上部也。紀,綱紀之意。上紀名意指本穴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本穴物質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對胸腹體表氣血抓總提綱的作用,故名上紀。

 ?。?)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氣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性溫,與胃經氣血同性,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故名胃脘。胃管名意與胃脘同,管通脘。

 ?。?)大倉。大,與小相對,大也。倉,倉庫也。大倉名意指本穴為地部經水匯聚的大倉庫。理同中脘名解。太倉名意與大倉同。

  (5)三管。三,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三經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它不光來自于任脈上部經脈的冷降之水,還有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水液,故為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取穴方法: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泄利,便秘,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臟躁,癲狂,癇證,尸厥,驚風,產后血暈。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guī)律:循任脈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

  治法: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配伍:配百會穴、足三里穴、神門穴治失眠、臟躁;配膻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配梁丘穴、下巨虛穴治急性胃腸炎;配肝俞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配上脘穴、梁門穴(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癥;配陽池穴、胞門、子宮穴(針灸并用),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配氣海穴、足三里穴、內關穴、百會穴治胃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胃經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中脘穴 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99健康網(wǎng)推薦閱讀:

  按摩天樞穴的作用

  按摩氣海穴位的作用

很多疾病其實是重在預防,所以平時不妨多多對中脘穴等穴位進行按摩,這樣可以有效的遠離某些疾病。保證身體的健康。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