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瓠子。瓠子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瓠子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甘瓠(《詩經(jīng)》),甜瓠(《千金·食治》),凈街棰(《清異錄》),龍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長瓠(《綱目》),扁蒲(《群芳譜》)。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瓠子
的果實
。夏季采收。【原形態(tài)】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須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圓形至腎狀卵圓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略相等,稍有角裂或3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短齒,基部心形;葉柄長5~30厘米,頂端具腺齒2枚?;▎紊﹂_早萎;雄花具長柄,較葉柄為長;雌花柄較短?;ㄝ嚅L2~3厘米,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或倒卵形,長3~4厘米,寬2~3厘米,邊緣皺曲。雄花雄蕊3枚,花藥結(jié)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圓棒形,嫩時略柔軟,綠色,老熟后,外皮變硬,呈白色或黃色。種子多數(shù),白色,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平截或有2角?;ㄆ?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利水,清熱,止渴,除煩。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4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千金·食治》:"扁鵲云,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
【附方】①治小兒初生周身無皮:用瓠燒灰,調(diào)油搽之。
【摘錄】《*辭典》
【出處】1.《唐本草》:瓠味皆甜,時有苦者而似越瓜,長者尺余,頭尾相似。與甜瓠蔞體性相類,啖之俱勝冬瓜。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瓠子,瓠子有著怎樣的功效。瓠子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