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加味十全大補湯。
【處方】 生黃耆5錢,人參1錢,白術3錢,炙甘草1錢,歸身3錢,川芎1錢5分,白芍1錢(炒),熟地6錢,茯苓2錢,遠志2錢,白芷1錢,肉桂1錢,凈銀花2錢,防風1錢。
【功能主治】 產后血衰血阻,營衛(wèi)不調,經絡不行,瘀而為毒,發(fā)為內外腸癰。
【用法用量】 加蔥白3個,水煎,入紹酒1杯服。
【摘錄】 《胎產秘書》卷下
【處方】 十全大補湯加阿膠、升麻、續(xù)斷、棗仁、山萸、炮姜炭。
【功能主治】 升補脫陷。主產后血崩,血脫氣陷。
【摘錄】 《金鑒》卷四十八
【處方】 黨參5錢,黃耆5錢,肉桂1錢,白術3錢,茯神3錢,當歸2錢,川芎1錢,白芍3錢,熟地(砂仁炒)4錢,阿膠3錢(化沖),蘄艾2錢,炙甘草2錢。
【功能主治】 血寒氣虛,月經后期,經來色淡,量多質薄,腰腹或有脹痛,精神不振,平時大便溏薄,脈遲而虛。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處方】 人參(無者,山藥3錢代之),白術錢半,茯苓1錢2分,炙草1錢2分,當歸1錢2分,白芍1錢2分,川芎1錢2分,熟地2錢,黃耆(蜜炙)2錢,肉桂1錢,升麻(鹽炒)3分,柴胡(酒炒)3分,天麻錢半,白附子(如竹節(jié)者真)8分。
【功能主治】 頭上冷而畏風,或痛或不痛,屬后天氣血之不足者。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 《會約》卷六
【處方】 熟地1兩,川芎2錢,當歸5錢,生黃耆1兩,白術5錢,茯苓2錢,甘草1錢,肉桂1錢,白芍2錢,人參2錢,金銀花1兩。
【功能主治】 傷守瘡。生瘡不守禁忌,犯色欲,瘡口黑暗,痛如刀割,腐爛深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洞天奧旨》卷十一
【處方】 人參1錢,黃耆(鹽水拌炒)1錢,白術(炒)1錢,茯苓1錢,熟地黃(酒拌,中滿減半)1錢,當歸(酒拌)1錢,川芎1錢,芍藥(炒)1錢,肉桂5分,麥門冬(去心)5分,五味子(搗,炒)5分,甘草(炒)5分。
【制法】 上作1劑。
【功能主治】 懸癰潰而不斂,或發(fā)熱,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 用水2鐘,煎1鐘,食前服。
【摘錄】 《外科經驗方》
【處方】 人參2錢,當歸3錢,白術3錢,茯苓2錢,生甘草2錢,黃耆3錢,肉桂3分,川芎1錢,熟地5錢,柴胡5分,土茯苓5錢。
【功能主治】 楊梅圈瘡。楊梅瘡發(fā)已久,將欲結痂而復犯房事,以致作痛生圈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劑。虛甚者多服為妙。
【摘錄】 《洞天奧旨》卷十
【處方】 黃耆(蜜水炒)5分,人參(去蘆)5分,白術(去油蘆,炒)5分,白茯苓(去皮)5分,甘草(炙)5分,當歸(酒洗)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熟地黃8分,大附子(面裹煨,去皮臍)3分,沉香3分,木香3分,烏藥5分,牛膝(去蘆,酒炒)5分,杜仲(去皮,酒炒)5分,木瓜5分,防風(去蘆)5分,羌活5分,獨活5分,薏苡仁5分,肉桂3分。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左癱右瘓,年久不愈。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壽世保元》卷二
【處方】 十全大補湯加柴胡、黃連。
【功能主治】 發(fā)熱漸成勞瘵者。虛勞氣血俱損,漸成勞瘵。
【用法用量】 《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引本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柴胡一錢,黃連五分。上銼作一帖,加生姜三片,大棗兩個,水煎服。
【摘錄】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九
【處方】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耆、肉桂、柴胡、鱉甲、青蒿、胡連。
【功能主治】 體虛挾外感發(fā)熱,漸成癆瘵。
【摘錄】 《不居集》(下集)卷一
【處方】 人參、肉桂、地黃、川芎、白芍藥、茯苓、白術、黃耆、甘草、當歸、烏藥、香附各等分。
【功能主治】 婦人氣血俱虛,久患瘰疬不消,經大補潰后,堅核去而瘡口不斂者。
【用法用量】 每劑1兩,加生姜、大棗,水煎,空心溫服。
【摘錄】 《外科理例·附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加味十全大補湯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