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

作者:養(yǎng)生專家  時間:2013-01-08 00:00:00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足太陰脾經(jīng)穴」

陰陵泉

位置:

小腿內(nèi)側,脛骨內(nèi)側髁后下方凹陷處。與陽陵泉相對,當脛骨內(nèi)側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部上方。

《靈樞·本輸》:“輔骨之下,陷者之中也”;《針灸甲乙經(jīng)》補充:“在膝下內(nèi)側……”;《針方六集》:“輔骨下一指”;《神應經(jīng)》:“屈膝取之,膝橫紋頭下是穴。與陽陵泉相對,稍高一寸?!?/p>

功效:

運中焦,化濕滯,調(diào)膀胱,祛風冷。

主治:

古代記述:腹中寒,腹中氣脹,洞泄不化,不嗜食,腸中切痛,脅下滿,水腫,腹堅,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熱,陰痛,遺精,霍亂,足痹痛,鶴膝風,腰腿膝痛,腳氣水腫,疝瘕。

近人報道:腎炎,尿閉,腹水,腸炎,黃疸。

方例:

失禁遺尿不自知:陰陵泉、陽陵泉。

腹寒:陰陵泉、三陰交。

水腫盈臍:陰陵、水分。

霍亂:陰陵,承山、解溪、太白。

癃閉腹水:陰陵泉、水分、中極、足三里、三陰交。

黃疸:陰陵泉、三陰交、日月、至陽、膽俞、陽綱。

刺灸法:

直刺0.5~1.5寸??删?。

其它:

合(水)穴。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