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中藥小黃鼠狼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來源】 藥材基源:為腫足蕨科植物光軸腫足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 植株高40-60cm。根莖橫生,連同葉柄基部膨大部分密被紅棕色、膜質(zhì)透明的披針形鱗片,全緣。葉近生,二列;葉柄長15-40cm,禾稈色,向上光滑,有光澤;葉片草質(zhì),兩面疏被柔毛或近光滑,葉軸光滑無毛,卵狀三角形或卵狀五角形,長寬近相等,漸尖頭,基部心形,三至四回羽裂;羽片8-10對,互生,斜展,有柄,闊披針形,基部1對最大,長15-25cm,寬8-12cm,二至三回羽裂;小羽片6-8對,長圓形,長二倍于寬,無柄,羽裂;裂片長圓形,圓頭,邊緣有微小圓齒或近全緣;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側(cè)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圓形,背生于側(cè)脈上;囊群蓋大,圓形,灰白色,被短毛。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巖石縫中。
【性味】 微苦;涼
【功能主治】 消腫解毒;化瘀止血。主水腫;瘡毒;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摘錄】 《中華本草》
由以上對小黃鼠狼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小黃鼠狼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