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紅蓮子草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紅蓮子草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 紅節(jié)節(jié)草、紅田烏草、紅綠草、紅草、紅棕草、五色草、織錦莧、模樣莧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紅蓮子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北方為一年生。莖直立或基部匍匐,多分枝,上部四棱形,下部圓柱形,兩側各有一縱溝,在頂端及節(jié)部有貼生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1-4cm,稍有柔毛;葉片長圓形、長圓狀倒卵形或匙形,長1-6cm,寬0.5-2cm,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漸狹,邊緣皺波狀,綠色或紅色,或部分綠色,雜以紅色或黃色斑紋。頭狀花序頂生及腋生,2-5個叢生,無總花梗;苞片及小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花被片5,白色,凹形;雄蕊5,花藥線形;退化雄蕊帶狀,先端裂成3-5窄條;子房無毛。果實不發(fā)育?;ā⒐?-9月。
【生境分布】 我國各大城市栽培。原產巴西。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及充足的陽光,不耐寒。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周年均可進行,以氣溫20-25℃,土溫18-24℃,相對濕度70%~80%為宜。選取健壯母株上帶2個節(jié)的嫩枝頂端作插穗,插后防止陽光暴曬,約5-7日生根,10-12日移栽1次,緩苗后再定植,溫度需要保持在20℃。
【性狀】 性狀鑒別 莖多分枝,上部方柱形,下部圓柱形,兩側各有一縱溝,在頂端及節(jié)部均有柔毛,葉長圓形、長圓狀倒卵形或匙形,綠色或紅色,或部分綠色雜以紅色或黃色斑紋,干后色澤不太鮮明。頭狀花序2-5個叢生于莖頂或葉腋,花小,花被5小瓣。鮮品白色,干品淡黃白色,氣微,味微甘酸。
【性味】 甘;微酸;性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主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損傷;結膜炎;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對于紅蓮子草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