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白蒿花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白蒿花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
【原形態(tài)】大籽蒿一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單一,狹紡錘形。莖下部稍木質(zhì)化,縱棱明顯,多分枝,莖、枝被類白色微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4cm;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qū)捖褕A表,長4-8cm,寬3-6cm,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cè)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規(guī)則的則羽狀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0mm,寬1-2m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托葉;上部葉及苞片葉羽狀全裂或一分裂,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無柄。頭狀花序,多數(shù),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6mm,具短梗,基部常有線形的小苞地,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總苞3-4層,外層、中層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無毛,中肋綠色,邊緣狹膜質(zhì),內(nèi)層膜質(zhì);花序托半球形,具白色托毛;雄花2(-3)層,20-30朵,花冠檐部具2-4裂齒,花柱線形,先端2叉;兩性花多層,80-120朵,花冠管狀,花藥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叉形,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花、果期6-10月。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濕斂瘡。主癰腫疔毒;濕瘡;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就是白蒿花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白蒿花的話,最好咨詢一下中醫(y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