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黃蟄蟲丸,又名大黃蟅蟲丸或大黃(庶蟲)蟲丸。系漢代著名醫(yī)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之名方,被歷版藥典所載。該方對于瘀血停滯、積聚堅塊、癥積不孕、陰虛有熱或虛中挾實等癥均有顯著療效,并廣泛用于臨床各科。大黃蜇蟲丸成分有哪些?讓我們通過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
?【處方】熟大黃300g,土鱉蟲(炒)30g,水蛭(制)60g,虻蟲(去翅足,炒)45g,蠐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黃芩60g,地黃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0-1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濃.味甘、微苦。
?【功能與主治】活血破瘀,通經(jīng)消癥。用于瘀血內(nèi)停所致的癥瘕、閉經(jīng),癥見腹部腫塊、肌膚甲錯、面色黯黑、潮熱贏瘦、經(jīng)閉不行。
?【用法與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3g,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用藥禁忌】孕婦禁用;皮膚過敏者停服。
?【貯藏】 密封。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3g
?大黃蜇蟲丸成分有哪些?通過以上文章內(nèi)容,相信您已經(jīng)有了詳細(xì)的了解。其功效主要是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濃度,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jìn)淤血吸收,恢復(fù)器官功能,也用于治療牛皮癬、顏面色素沉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慢性膽囊炎、老年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