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為陸生多足類節(jié)肢動物,俗稱百足,體扁而長,腹背約20節(jié),每一體節(jié)有一對腳,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在口器直后,一般稱為腭牙或腭裂,可排出毒液。蜈蚣性畏陽光,喜歡潮濕,多棲息在腐木、石隙間或陰濕的草叢中,偶有藏身于衣物中。蜈蚣在戶外勞動或小兒玩耍時,可被蜈蚣咬傷而導(dǎo)致中毒室內(nèi)潮濕和不清潔,亦會有蜈蚣潛入咬傷。
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了大量毒液,順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引起中毒。蜈蚣越大,出毒時注入的毒液越多,中毒癥狀也越嚴(yán)重。蜈蚣毒液呈酸性,它含有兩種與蜂毒相似的有毒成分,即組胺樣物質(zhì)和溶血蛋白;此外還含有酪氨酸、蟻酸、脂肪油、膽固醇等。人體被蜈蚣咬傷后可引起局部組織破壞和淋巴管炎,毒液還具有致敏作用,有時可導(dǎo)致大面積紫癜。
簡易處理:
(1)使用鹽膚木液涂抹擦傷處;
(2)以黃草紙卷鹽點燃后,從紙卷另一端將煙灰吹至患處;
(3)在傷口上涂上氨水或花露水;
(4)可用雞蛋清或雄雞唾液擦擦傷口;
(5)使用蝸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涂抹;
(6)擦凈油;
(7)加入大蒜汁,桑汁拌白鹽搽抹;
(8)以煙絲搗爛拌茶油拌勻;
(9)將新鮮蜈蚣搗爛拌茶油抹患處;
(10)在受傷的地方用堿水或蔥切成塊。
本文就是向大家詳細的講述如何治療蜈蚣咬傷,如果是在家里,要立即用清涼油涂抹在患處,如果是家里沒有清涼的話,可以將大蒜剁碎后敷在上面,這樣的話也可以起到一個消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