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發(fā)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動脈瘤形成的病因大致可歸納為:①先天性因素;②動脈硬化;③感染;④創(chuàng)傷。另外,腫瘤、動脈瘤等少見原因也可引起動脈瘤、顱底異常血管網癥、腦動靜脈畸形、顱內血管發(fā)育異常、腦動脈閉塞等。
臨床表現
1.動脈瘤破裂出血癥
一旦動脈瘤破裂出血,臨床上表現為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發(fā)病急,病人劇烈頭痛,形容為“頭要炸開”。經常嘔吐,汗流浹背,體溫可升高;頸強直、克氏征陽性。意識障礙、甚至昏迷也可能出現。有一部分病人在出血前有勞累、情緒激動等誘因,也有的無明顯誘因或在睡眠中發(fā)病。
2.局部癥狀
后交通動脈瘤及腦后動脈動眼神經麻痹常見,表現為單側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內收、上、下視不能、直、間接光反應消失。蛛網膜下腔出血前有時局灶癥狀,被認為是動脈瘤出血的前兆癥狀,如輕微偏頭痛、眼眶痛,繼動眼神經麻痹后,應警惕隨之而來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瘤形成時,大腦中動脈有出血形成;或其他部位動脈瘤出血,腦血管痙攣腦梗死,病人可出現偏癱、運動性或感覺性失語。大型動脈瘤侵犯視路,患者可出現視力視野障礙。
3.分類
動脈瘤出血后,病情輕重不一。為了判斷病情、選擇造影及手術時機、評價療效,國際上通常采用 Hunt五級分類方法:
(1)第一級無癥狀,或輕度頭痛,頸強直。
(2)二級頭痛重,頸強直,除腦神經麻痹等動眼神經外,無其它神經癥癥狀。
(3)三級輕微意識障礙,躁動不安和輕度腦癥狀。
(4)四級半昏述、偏癱,早期去腦強直及植物神經紊亂。
(5)五級深昏迷,去腦強直,瀕臨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