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部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時,突出的椎間盤會壓迫到它后面的神經(jīng),最典型的癥狀就是臀部和腿部的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彎腰時出現(xiàn)腿麻應高度懷疑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及時找??漆t(yī)生就診,并做腰椎CT或MRI檢查,有利于明確診斷。此外頸椎和胸椎的疾病也可能導致腿麻。
腰椎管狹窄癥也會導致腿麻。典型癥狀是“間歇性跛行”,即安靜或休息時常無癥狀,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xiàn)下肢痛、麻木、無力等癥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后緩解,又能繼續(xù)行走。隨病情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需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
2、梨狀肌綜合征
梨狀肌是臀部一塊深層肌肉,其形狀有點像“梨”,故起名叫“梨狀肌”。它與坐骨神經(jīng)一起穿過坐骨大孔。當梨狀肌受到損傷時,會發(fā)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等損傷性、炎性改變,這便會刺激或壓迫其間穿出的神經(jīng)、血管,從而引起腿麻、活動受限、下肢放射性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癥,我們統(tǒng)稱為梨狀肌損傷綜合征。
3、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
由于血管狹窄甚至閉塞,下肢無法得到充足血液,在運動時就會出現(xiàn)供血不足引起包括下肢發(fā)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等癥狀。間歇性跛行是典型表現(xiàn)。隨著病情加重,病人會出現(xiàn)“靜息痛”,即不運動時仍有疼痛,難以緩解。
4、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也可引起下肢麻木。
患有腦動脈硬化者,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會減緩,大腦的局部供血、供氧也會減少,會導致中樞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這種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fā)性特點。隨著血管狀態(tài)的改善,持續(xù)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后,麻木癥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
因此,腿麻不止是腰椎的問題,還需要關注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