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怎么根治 4款食療方還你芊芊玉手

作者:瑤歌  時間:2016-04-12 08:40:58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

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皮膚病,很多人因為不注意保暖而使手上長凍瘡,那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預防凍瘡呢?長了凍瘡我們又應該怎么治療呢?冬天容易長凍瘡的親們快來看看吧。

凍瘡怎么根治 4款食療方還你芊芊玉手

凍瘡怎么根治

【當歸羊肉羹】

配方:當歸2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

制法:當歸、黃芪、黨參裝入紗布袋內,與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蔥、姜、料酒、精鹽、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煨至羊肉軟爛,味精調味。

功效:補氣養(yǎng)血。

用法:吃肉喝湯,每日2次。

【歸參燉母雞】

配方:母雞1只(約1250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

制法:把當歸、黨參、蔥、姜、料酒、精鹽放入洗凈的雞腹內,入鍋加水,小火煨燉至肉熟爛即成。

功效:益氣補血。

用法:吃肉喝湯,分餐食用。

【桂姜粥】

配方:桂枝10克,干姜3克,糯米50克。

制法:功效: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功效:制法:先把桂枝、干姜加水煎煮,用其汁液與糯米煮粥。

用法:早晚分次食用。

【附姜煨狗肉】

配方:熟附片6克,生姜150克(煨熟切片),狗肉150克(切塊)。

制法:先以蒜頭及花生油熗鍋,放入狗肉微炒,待皮色轉黃,再加水適量,以武火燒開后,放入熟附片及煨姜,改用文火煨至狗肉熟爛,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通絡。

用法:佐餐食用。

怎樣預防凍瘡

內療多吃維C、保證睡眠

護理肌膚內療比外用的效果要好得多。到了冬季,圍圍脖、戴口罩是最好的遮擋寒風侵襲的好方法。對于皮膚干燥的MM,有效的護膚方法是多吃些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橙子等,而魚皮、豬肘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可以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

洗臉水溫只要20℃—25℃

冬季天氣冷,許多女孩都改用熱水洗臉,其實這很不科學。任東建議,冬季皮膚較干的女士用20℃—25℃的溫水洗臉。具體地說,非油性皮膚和混合膚質的人,最好用溫水洗臉,但要低于體溫,用手試有溫熱感,不覺得燙即可;這種溫水不僅可以輕松洗去面部浮塵,還可使毛孔張開,利于皮膚的深層清潔。

洗面奶,干性皮膚用酸性洗面奶

通常干性皮膚油脂的分泌量少,還是凍瘡滋生的多發(fā)性皮膚。因此在清潔面部時就宜選用微酸性的洗面奶,并少用冷水洗臉,以免將臉越洗越干。在飲食上更要注意控制酸性食物的進食量。

保濕很重要,必用爽膚水和乳液

冬季皮膚發(fā)干的人,千萬不能用潔膚水,而應該用爽膚水。它的作用就在于再次清潔以恢復肌膚表面的酸堿值,并調理角質層,使肌膚更好地吸收水分,并為使用保養(yǎng)品作準備。所以洗完臉之后,使用爽膚水可以迅速補充水分。

防曬也很重要,指數(shù)太高易干燥

防曬也是冬季的話題之一。除了謹記先防曬、再隔離的步驟之外,小編提醒,秋冬防曬也是保濕防干燥的重要細節(jié),遠離干燥才是遠離凍瘡的基本,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防曬品的指數(shù)都不要太高,指數(shù)越高會讓皮膚越干燥。

凍瘡是怎么形成的

凍瘡是冬季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是對寒冷敏感的人受寒冷的刺激而引起機體組織的損傷。

冬天天氣一冷,皮膚里的血管就收縮,以此來保住體溫。而手、腳、耳等部位因遠離心臟,血流比較緩慢,這些地方的血液循環(huán)就比較差。

如長期受寒冷刺激,就很容易形成凍瘡。輕的血管壁遭到破壞,里面的液體滲出來,因組織液回流不暢,滲出的液體不能即時回到血液中去。于是就出現(xiàn)紅腫,刺激感受器,產生灼痛、發(fā)癢的感覺。

嚴重的血管被凍壞,血液循環(huán)受阻,因而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潰爛、不易愈合。當天氣變暖時,又可自行緩解。

經常被凍傷的人有遺傳性。所以生過凍瘡的同學應注意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凍瘡的再次發(fā)生。凍瘡初起時,可用凍瘡藥水或綠藥膏等涂擦局部,并注意保暖。如果已發(fā)生水泡,則可用消毒的針刺破水泡,再敷上凍瘡油膏。潰爛的要到醫(yī)院去治療。

寒冷是凍瘡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

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

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fā)生。

臨床表現(xiàn)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xiàn)。

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柔軟。

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總結:凍瘡讓本來嫩白的雙手變得粗糙、丑陋,這是每一個愛美之人都不愿看到的事情,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雪中送炭,給大家介紹一些治療凍瘡的食療方,被凍瘡困擾的親們快看看吧。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