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芋這種植物可能很多人在平常生活中的都沒有見到過的,其實(shí)這種植物通常都是可以用來作為中藥材來使用的,藥性是非常好的,如果是自己出現(xiàn)跌打損傷的話就可以服用這種藥物來得到一個(gè)緩解的效果,但最好還是不要自己在生活中隨意服用的,畢竟這種植物還是會(huì)有一定的毒性存在的。
藥用——
【藥 名】:大野芋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 天南星科植物大野芋的根莖。
【功 效】:解毒消腫祛痰鎮(zhèn)痙。
【主 治】:用治腫毒、跌打損傷、蛇 蟲咬傷、中風(fēng)等。
【性味 歸經(jīng)】:苦,涼;心、肝二經(jīng)。
【別 名】:山野芋、水芋、 象耳芋、抬板七、抬 板蕉、滴水芋(《新華本草綱要》)
【動(dòng)植物資源分布】:產(chǎn)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野生,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的園庭和寺廟內(nèi)常見載培。
【拉丁名】:大野芋 Colocasia gigantea (Blume) Hook.F.
【考 證】:始載于 《唐本草》。
多年生常綠草本, 根莖圓柱形成卵形,粗3—5(-9)厘米,長(zhǎng)可達(dá)20厘米,常具高達(dá)50厘米的地上莖。葉叢生,葉柄淡綠色,具 白粉,長(zhǎng)60—90厘米,下部1/2鞘狀,葉片長(zhǎng)卵圓狀心形,卵狀心形,長(zhǎng)40—50厘米,寬30— 35厘米,有時(shí)更大,邊緣波狀,后裂片圓形,裂彎開展?;ㄐ虮鼒A柱形,常5—8枚并列于同一葉柄鞘內(nèi),先后抽出,長(zhǎng)30—50厘米,粗1—2厘米,每一花序柄圍以鱗片1枚;鱗葉膜質(zhì),披針形,漸尖,長(zhǎng)與花序柄近相等,展開寬3厘米,背部有2條棱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