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gè)問(wèn)題,大多是因?yàn)樯罟ぷ鲏毫Υ笤斐傻模彩巧盍?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gè)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gè)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高良姜散的做法。
【處方】 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陳皮(去白)、當(dāng)歸(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參(去蘆)半兩。
【炮制】 上件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兒冷傷,脾胃不和,腹脹氣悶,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量?jī)捍笮。訙p服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高良姜45克(銼)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 當(dāng)歸30克(銼碎,微炒)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溫里散寒,下氣行滯。治卒心痛,腹脅氣脹,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熱服。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處方】 高良姜1兩,烏藥1兩,京三棱(并銼)1兩,吳茱萸(水浸1宿,曬干)2兩(與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凈,揀去茱萸不用,將3味與后藥同搗),丹參(銼,微炒)半兩,沉香(銼)半兩,莎草根(炒去毛)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研)半兩,檳榔(微煨)半兩,麝香1分(別研入)。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視,心腹連季脅引痛滿脹。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煎茯苓湯調(diào)下;或炒桃仁酒調(diào)下亦得。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 高良姜1兩(銼),木瓜1兩(干者),香薷1兩,梨枝葉1兩半,人參3分(去蘆頭)。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霍亂。冷熱不調(diào),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溫溫頻服。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七
【別名】 高良姜湯
【處方】 高良姜半兩(銼),人參3分(去蘆頭),草豆蔻1兩(去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1兩(煨,用皮),丁香半兩,厚樸1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虛腹脹,腸鳴切痛,食少無(wú)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三
【處方】 高良姜1兩,白豆蔻1兩,桂心1兩,芎藭半兩,丁香半兩,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冷氣不和,心腹疼痛,或時(shí)嘔逆,不納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三
【處方】 高良姜3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1兩(湯侵,去白瓤,焙),木瓜2兩(干者),人參1兩(去蘆頭),白術(shù)3分,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轉(zhuǎn)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
【處方】 高良姜半兩(銼),桂心1兩,木瓜2兩(干者)。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吐利過(guò)多,遍身筋轉(zhuǎn),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
【處方】 高良麥3分(銼),訶黎勒皮1兩,白術(shù)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細(xì)辛半兩,桂心3分,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胃氣虛冷,胸膈冷氣,痰飲,口中清水自出,脅急脹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處方】 高良姜3分(銼),桂心3分,木瓜2兩(干者),肉豆蔻1兩(去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吐利轉(zhuǎn)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為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七
【處方】 高良姜3分(銼),肉桂3兩(去皺皮),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術(shù)1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兩,訶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銼),人參1兩(去蘆頭),草豆蔻半兩(去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破冷氣,化宿食。主痰飲。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五十一
【處方】 高良姜1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草豆蔻3分(去皮),白術(shù)半兩,沉香3分,干紫蘇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飲酒后脾虛,心腹脹滿,不能消化,頭疼心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三十九
【處方】 高良姜3兩。
【制法】 上酒浸,紙裹,入慢火內(nèi)煨令熟,為散。
【功能主治】 胃氣極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 高良姜、芍藥各等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暴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 高良姜1兩半,陳橘皮(去白,焙)2兩,陳曲(炒)半兩,肉豆蔻(去殼)1兩,干姜(炮裂)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1兩,五味子1兩,甘草(炙,銼)1兩,白術(shù)1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飲食減少,腹中虛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陳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 高良姜半兩(銼),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霍亂,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別名】 高良姜湯
【處方】 高良姜1分(銼),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半兩(去蘆頭),草豆蔻1分(去皮),當(dāng)歸1分(銼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冷傷,脾胃氣不和,心腹痛,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高良姜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五)。
【摘錄】 《圣惠》卷八十四
【別名】 高良姜湯
【處方】 高良姜(銼)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草豆蔻(去皮)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霍亂吐利,腹內(nèi)疼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湯(《明醫(yī)指掌》卷九)。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處方】 高良姜1兩(銼),干木瓜半兩,蓮子心半兩,菖蒲半兩,丁香1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胃冷咳癔,氣厥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 《圣惠》卷四十七
高良姜散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duì)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cuò)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