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導(dǎo)痰湯的制作方法。
【處方】 半夏(湯泡七次)120克 天南星(炮,去皮)橘紅 枳實(shí)(去瓤,麩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燥濕豁痰,行氣開郁。主痰涎壅盛,頭目眩暈;或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臥不安,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溫服。
【備注】 方中南星燥濕化痰,祛風(fēng)散結(jié)枳實(shí)下氣行痰,共為君藥;半夏功專燥濕祛痰,橘紅下氣消痰,均為臣藥,輔助君藥加強(qiáng)豁痰順氣之力;茯苓滲濕,甘草和中,為佐使藥。全方共奏燥濕化痰,行氣開郁之功。氣順則痰自下降,暈厥可除,痞脹得消。
【摘錄】 《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
【處方】 半夏、南星、橘紅、枳實(shí)、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
【功能主治】 婦人肥白,痰閉子宮,月信準(zhǔn)而不受胎,經(jīng)來腹不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 《女科切要》卷二
【處方】 陳皮2錢,半夏(姜炒)2錢,白茯苓(去皮)3錢,白術(shù)1錢5分(去蘆),香附2錢,青皮(去瓤)2錢,黃芩(炒)2錢,瓜蔞仁3錢,砂仁8分,黃連(姜炒)2錢,甘草8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噯氣聲聞?dòng)谕猓仉鯋?,舌黑、因氣有痰者?/p>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 《壽世保元》卷三
【處方】 旋覆花、半夏、陳皮、荊芥、五味子、前胡、白芍藥、杏仁、桔梗、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 婦人月水準(zhǔn)信,痰閉子宮,不能受胎,其人肥白,腹不痛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錄】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處方】 僵蠶1錢,瓜蔞1錢,牛蒡子1錢,陳皮8分,銀花8分,薄荷5分,澤瀉5分。
【功能主治】 痧因痰壅不降者。
【用法用量】 水煎,微冷服。
【摘錄】 《治痧要略》
【處方】 半夏4錢,南星1錢,枳實(shí)1錢,赤苓1錢,橘紅1錢,炙草5分,竹瀝1盞,姜汁3茶匙。
【功能主治】 痰厥暴不知人,類于卒中,但未卒仆,喉中痰潮如曳鋸聲。
【用法用量】 先用瓜蒂(炒)、赤小豆(煮)等分,溫漿送下,探吐其痰,隨用本方。
【摘錄】 《嵩崖尊生》卷七
【處方】 半夏2錢,南星1錢,枳實(shí)1錢,赤苓1錢,橘紅1錢,炙草5分,白芥1錢。
【功能主治】 痰飲脅痛,走注有聲。
【摘錄】 《嵩崖尊生》卷七
【處方】 南星1錢,半夏1錢,陳皮1錢,茯苓1錢,瓜蔞仁1錢,枳實(shí)1錢,桔梗1錢,山梔1錢,黃芩1錢,黃連1錢,甘草2分,木香(另研)2分,辰砂2分。
【功能主治】 癇,痰壅。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木香用量原缺。
【摘錄】 《仙拈集》卷二
【處方】 黃連2錢,白術(shù)1錢半,陳皮1錢,滑石1錢,黃芩半錢,木通3分,桃仁12個(gè),甘草(炙)少許。
【功能主治】 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軀體肥滿而有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性病》
【處方】 神曲2錢,枳實(shí)2錢,大黃2錢。
【功能主治】 消宿食,下郁積。主過食傷脾,健運(yùn)無力,致食不得消化,郁于腸胃之間,而為泄瀉。
【用法用量】 上先以水煎,臨熟下大黃滾1-2沸,空心服。如利之后,以人參、白術(shù)等劑補(bǔ)之。
【各家論述】 用神曲快脾消宿食,枳實(shí)消郁滯,大黃下腸胃中之宿滯,此乃通因通用之義也。
【摘錄】 《杏苑》卷四
【處方】 臺芎2兩,香附8兩,陳皮1兩,蘇葉1兩,干姜1兩。
【功能主治】 痰注脅痛。
【摘錄】 《脈因癥治》卷二
【處方】 白茯苓、桂心、半夏(湯洗10次)、干生姜、橘紅、枳殼(炒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痰飲。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煎至7分,不拘時(shí)候溫服。
【摘錄】 《百一》卷五引費(fèi)達(dá)可方
【處方】 半夏4兩(湯洗7次),天南星1兩(細(xì)切,姜汁浸),枳實(shí)(去瓤)1兩,橘紅,赤茯苓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痰凝氣滯,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痰嗽喘急,不思飲食,以及頭暈,不寐,短氣,譫語,中風(fēng),痰厥,痰呃。
【用法用量】 每服3大錢,水2盞,生姜10片,煎至1盞,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 《傳信適用方》卷一引皇甫坦方
【處方】 雄黃3分,貝母3分,陳皮3分,茯苓3分,桔梗3分,北細(xì)辛3分,菖蒲3分,瓜蔞3分,薄荷3分,蟬退3分,天麻3分,郁金3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五癇初起輕者。
【用法用量】 竹瀝、姜汁為引,水煎服。
【摘錄】 《一盤珠》卷八
【處方】 半夏、南星、橘紅、枳殼、甘草、赤茯苓、海石、生姜。
【功能主治】 痰積泄瀉,脈滑實(shí)者。
【用法用量】
【摘錄】 《癥因脈治》卷四
【處方】 制半夏1錢半,陳皮1錢,木香4分,當(dāng)歸2錢,獨(dú)活1錢,五加皮1錢半,生白術(shù)1錢半,淮牛膝1錢半,川芎8分,竹茹8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 濕痰攻注背俞,脊駝作痛.脈小滑者。
【摘錄】 《馬培之醫(yī)案》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導(dǎo)痰湯,說不定會(huì)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shí)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導(dǎo)痰湯還可以幫助增強(qiáng)記憶力,有效地增強(qiáng)身體某些方面的機(j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