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這種病說白了就是胸腔里面的氣體太多,然后全部堆積在胸腔里造成壓力過大,使得本來正常的氣體運行故障,導致有時候胸悶氣短。要治療的話肯定就是將多余的氣體抽出來,而插管引流就是其中一種。插管引流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像是飲食方面,還有要時刻注意不要讓它復發(fā)。
1) 插管前首先檢查插管用具是否齊全方便使用,特別是喉鏡是否明亮。
(2) 插管前應先給患者吸入純氧數分鐘。
(3) 氣管插管時患者如處于嗜睡或淺昏迷狀態(tài),咽喉反應仍靈敏,應行
咽喉部表面麻醉后再行插管。
(4) 檢查患者牙齒有無松動或有無義齒,如有義齒應事先取出。
(5) 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格選擇合適的氣管導管,并檢查氣囊有無漏氣。
(6) 上提喉鏡時著力點應始終放在喉鏡片的頂端,嚴禁以上門齒做支
點用力。聲門露困難時,按壓喉結部位有助于聲門顯露,必要時,可施行經
鼻腔插管、逆行導管引導插管或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插管。
(7) 插管時要動作輕柔,操作迅速準確,勿使缺氧時間過長,以免引起
反射性心臟、呼吸驟停。
(8) 插管完成后,行床邊X線攝影等確定導管位置及插入深度。氣管 導管插入過深,易進入右側支氣管,而造成左側肺不張,左側呼吸音消失,而
插入過淺則易脫落或導管氣囊壓迫聲門引起水腫。
(9) 氣管導管內如有分泌物應及時吸出,經導管吸入氣體必須注意濕
化,防止氣管內分泌物稠厚結癡,影響呼吸道通暢。插管后吸痰時,必須嚴
格無菌操作,吸痰持續(xù)時間一次不應超過30秒,必要時于吸氧后再吸引。
(10)
氣管導管氣囊采用低容量充氣,氣囊的壓力一定要保持在 25 cmH20以下。留置氣管導管一般不宜超過72小時,72小時后病情仍不
見改善,可考慮氣管切開術。導管留置期間每2?3小時放氣1次。
(11)
心肺復蘇術中如需通過氣管內給藥,應將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 物稀釋至10 ml,用一次性輸液器塑料管連接注射器,將其遠端通過氣管導
管送至氣管分叉處注入,然后加壓呼吸,以促使藥物在肺內擴散、吸收。
(12)
如果患者痰液以及反流物較多,應持續(xù)負壓吸引以免將反流物吸 人肺內,插管前一定要檢查吸引器。如存在舌體受損和下頜骨骨折,應待呼
吸問題處理完后再處理舌體受損和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