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茵陳術附湯,可能大家聽到這個怪怪的名字就蒙了,就會想:這可能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吧聽都沒聽說過,那么我現(xiàn)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茵陳術附湯是出自于我國醫(yī)圣——張仲景耗盡畢生心血所撰寫的《傷寒雜病論》之中。
古文中記載:
【來源】傷寒論
【異名】茵陳姜附湯
【組成】茵陳3克白術6克附子1.5克干姜1.5克甘草(炙)3克肉桂(去皮)1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陰黃身冷,脈沉細,身如熏黃,小便自利者。
現(xiàn)如今茵陳術附湯菜系及功能:病毒性肝炎菜譜。
茵陳術附湯的組成:茵陳30克,白術10克,附子5~10克(先煎),干姜10克,炙甘草5克,肉桂5克。
制作方法:直接用水煎服。
茵陳術附湯功效:陰黃身冷,脈沉細,身如熏黃,小便自利者溫運脾陽,活血散結(jié),消腫利水。
茵陳術附湯的適應證:病毒性肝炎表現(xiàn)為陰黃證型者,癥見身目俱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熏,納少脘悶,或見腹脹,大便不實,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茵陳術附湯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中,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用茵陳術附湯應該注意的事項:陽黃患者忌用,以免熱化。
通過以上的概述相信大家都應該清楚和深刻了解到了茵陳術附湯的作用以及如何煎制它的過程。雖然茵陳術附湯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醫(yī)學界還是一直無法把他應用到臨床實驗中。所以如果你患上了以上病癥但是去醫(yī)院無法醫(yī)治時不妨試一試今天所學的茵陳術附湯或許對你的身體會有很大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