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食物療法,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

作者:張洲瑜  時間:2013-12-18 11:13:26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眾所周知中醫(yī)講究陰陽平衡,如果一個人的濕氣過重的話,那么是一定會引起很多的疾病的,像便秘,就是一種常見的濕氣過重的表現(xiàn),當然了如果一個人濕氣過重的和衣而臥,就會疾病纏身,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對于一些怕胖的人來說濕氣過重,更是引起肥胖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總得來說濕氣過重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多不利的影響了,那么如果一個人的濕氣過重的話,那么應該要怎么辦叱?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調節(jié)濕氣過重的問題呢?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yī)最怕濕邪。寒、熱都好辦,寒則溫之,熱則寒之;有風咱就驅風,有燥咱就潤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了津液,濕邪還是除不去,所以中醫(yī)里除了燥濕,還有利濕、化濕、滲濕等對付濕邪的方法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 濕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為什么現(xiàn)代人的病那么復雜,那么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濕,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里應外合,糾纏不清!怎么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jīng)很重很重了 . 如果你實在不愿意觀察大便, ,吐出舌頭觀察一下 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濕的表現(xiàn)。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濕邪越厲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中醫(yī)里講“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干的襯衫似的那么別扭。

濕邪是現(xiàn)代人健康的克星 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 把體內的濕氣驅逐出去, 既簡單又方便的做法是:

濕氣重食物療法,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

薏米紅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的。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干凈后放在鍋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熬薏米紅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講究的。薏米很硬,紅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鍋里一直熬,大概熬一個多小時還不爛,很浪費火或者電,而且搞不好還會把水燒干,造成糊底。我建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紅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紅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種方法更簡單,就是把咱們家現(xiàn)在不常用的保溫瓶洗干凈,把薏米和紅豆放在里面,再倒進去開水,塞緊瓶頭悶著,每天晚上這樣弄好,早晨起來就是粥了,正好當早餐喝。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節(jié)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么熬都不會發(fā)粘發(fā)稠,總是底下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湯里。由于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很多,這些湯可能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爭取把它喝完,因為喝到下午就餿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紅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覺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點白糖。這可不是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嗎?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

在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有濕氣過重的問題的話,就一定要及時的調理,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有好處,當然了如果你不知道要如何調理的話,那么找專業(yè)的中醫(yī)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