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條灸

作者:yanyan2018  時間:2020-07-22 12:49:08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艾灸方法,艾灸療法之一,別稱艾卷灸。是將艾灸貼引燃后放置俞穴或變病位置上開展熏灼的方式。也可在艾絨中添加辛溫芬芳藥品做成藥品艾灸貼,稱藥條灸。該法應用簡單,實際效果優(yōu)良,為現(xiàn)階段臨床醫(yī)學所常見。艾灸方法法已發(fā)展趨勢成純艾灸方法、藥品艾灸方法、隔藥灸和無煙艾條灸4種。

 艾條灸

功效及適應證

灸法的作用有:

1.溫疏通經(jīng)絡、去除濕邪

能用治濕邪引發(fā)疾病。

2.正確引導血氣

有升提腎氣或引氣下滑,能冶療中氣下陷、肝陽上亢之證。

3.回陽舉陷、補氣血固本培元

治氣血體力透支證。

4.益氣活血、散瘀消腫

能醫(yī)治各種各樣痛證和寒涼癤子等。艾灸療法對慢性疾病、陰虛內(nèi)熱等證比較合適,如久泄、痰濁、水腫、痿證、痹證、腹痛、胃痛、陽痿、尿床、疝、虛損,月經(jīng)崩漏、陰挺、中風脫證、外科陰疽、瘰疬、癭瘤等。

艾灸貼的制做

1.無藥艾條

將艾絨24克鋪平在26公分長、20公分寬的桑皮紙(或材質(zhì)綿軟而堅毅的細白棉紙)上,疊成直徑1.5公分的圓柱型,越緊就越好,用強力膠密封而成。有市售者。

2.藥品艾灸貼

常見的有二種藥方:雷火神針藥方(《針灸大成》)由沉香木、甘松、乳香、茵陳、羌活、炮姜、中藥穿山甲、血竭少量構(gòu)成;太乙神針藥方(通用性方),由硫磺粉、血竭、乳香、沒藥、松脂、桂枝、杜仲、枳殼、皂角、細辛、羌活、獨活、中藥穿山甲、雄黃、白芍、全蟲構(gòu)成。取在其中一方,將藥研粉末和勻。以桑皮紙一張刮平,取艾絨24克、藥末6克勻稱鋪在紙上,隨后卷緊如煙花爆竹狀,外敷蛋清擦抹,再糊上桑皮紙一層,兩邊各自空出紙3公分許,卷緊即成。

 艾條灸

艾灸穴位方式

艾灸方法一般分成懸起灸和實按灸兩類。

1.懸起灸

是將艾灸貼懸放到間距穴道一定高寬比上開展熏制,而不使艾灸貼引燃端直接接觸皮膚。懸起灸一般用無藥艾條,有時候也能用藥品艾灸貼開展熏灸。

(1)柔和灸將艾灸貼點燃的一端與施灸處的皮膚維持3公分上下間距,使病人部分濕熱而無灼痛。每穴灸20分鐘上下,以皮膚出現(xiàn)淡紅為度。對昏迷或部分直覺減低者,須隨時隨地留意部分濕熱水平,避免燒灼。近今有各種各樣中醫(yī)艾灸架,可將艾灸貼插在上面,固定不動艾灸穴位。這類艾灸療法的特性是,溫度較穩(wěn)定和持續(xù),對部分血氣傳導阻滯有散掉的功效,關(guān)鍵用以病苦部分中醫(yī)艾灸。

(2)回轉(zhuǎn)灸將要引燃的艾灸貼一端貼近艾灸穴位位置,距皮膚3公分上下,平行面往復式回轉(zhuǎn)艾灸穴位。一般灸20~30分鐘。這類艾灸療法的特性是,溫度呈漸冷漸溫相互轉(zhuǎn)換,除對部分病苦的血氣傳導阻滯有消退功效外,還能對經(jīng)脈血氣的運作具有推動作用,故對灸點遠端病苦有一定的醫(yī)治功效。

(3)雀啄灸將艾灸貼引燃的一端指向穴道,似鳥兒啄米狀,一上一下地開展艾炙。多隨吸氣的節(jié)奏感開展雀啄。一般可灸15分鐘上下。這類艾灸療法的特性是,溫度突涼突溫,對勾起俞穴和經(jīng)脈的作用有極強的功效,因而適用灸治遠端病苦和內(nèi)臟器官病癥。

 艾條灸

2.實按灸

即太乙中醫(yī)針灸和火雷中醫(yī)針灸。太乙中醫(yī)針灸是用純粹軟細的艾絨及硫磺粉、血竭、乳香等藥品,鋪平在40立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紙,取24克事先制取的藥面摻加艾絨內(nèi),緊疊成煙花爆竹狀,引燃一端,拿布多層(一般為7層)包囊以后,隨后馬上緊按于穴道或傷處,開展灸熨。灸冷則重燃再熨,這般反復7~10次就可以?;鹄字嗅t(yī)針灸的制作方法、功效和操作步驟等大概與太乙中醫(yī)針灸同樣,其不同點是秘方。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guān)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