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起火癤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該病多發(fā)生于糖尿病患者及慢性腎炎患者。得了此病后,病人會出現(xiàn)外陰毛囊發(fā)炎紅腫、外陰瘙癢等相關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誘發(fā)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及敗血癥。臨床上常用硫酸鎂溶液、魚石脂軟膏、青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外陰起火癤子的治療方法如下:
1、常規(guī)治療:外陰部位要注意衛(wèi)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穿棉質內衣褲,保持外陰清潔干燥,經(jīng)常更換內褲,可以用溫鹽水清洗外陰。如有合并貧血、慢性腎炎等,要及時治療并發(fā)癥。
2、用藥:患者可用硫酸鎂溶液清洗,因為硫酸鎂溶液屬于高滲液,鎂離子會滲透到組織間隙,改變細胞滲透壓,對局部組織滲出液有良好的吸收和消除作用,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消腫。如局部出現(xiàn)嚴重感染,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高錳酸鉀屬于強氧化劑,對感染的傷口能起到很好的殺滅細菌,促進傷口愈合。
3、手術治療:外陰起火疥子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fā)大膿腫,如有較大膿腫,可用小刀切開引流,然后進行局部換藥,切口應選擇在膿腫的下方,切口應盡量大,便于膿液及壞死的組織順利流出。在切開引流后,再用藥給患處,以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