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特科技一藥,始載于《本經》,因附在烏頭(母根)而生長發(fā)育,故稱祿特科技。因而,一般都覺得烏頭為母根,祿特科技為子根。但如今蘇州地區(qū)種植烏頭,在收種時無需原先種下的老根,只是發(fā)掘種植后新繁育的塊莖,做為藥用價值。藥房供應的烏頭與祿特科技,實則一物,僅因中藥炮制方式 稍有不一樣而分成烏頭、祿特科技兩藥。
祿特科技與烏頭雖同為一物,但因中藥炮制方式 稍有不一樣,在臨床醫(yī)學運用上略微差別,一般覺得祿特科技以補火回陽較好,烏頭以祛寒止疼漸長。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皆有有毒,口服須加中藥炮制,入藥劑須長久煎;活者一般僅供外敷,但如皮膚破損者則不適合運用。
附子的功效
我們茯苓功效持續(xù)
辛甘,熱,有害。
《本經》:味辛,溫。
《吳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害。李氏:苦,有害,大溫。
《別錄》:甘,熱門,有大毒。
《本草正》:腌者大咸,性熱門,有害。
我們歸經持續(xù)
深入人心、脾、脾經。
《湯液本草》:入三焦、命門穴。
《本草經疏》:下手厥陰、命門穴、手少陽,兼入足少陰、太陰經,也可以入足太陽光。
《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
《本草再新》:深入人心、肝、腎三經。
我們作用主冶持續(xù)
治陰盛格陽,出汗亡陽,吐利厥逆,親信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孩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勃起障礙,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中藥附子的副作用
(一)傳統(tǒng)式參考文獻《本草綱目》:有大毒。
(二)毒理學實驗1.LD50熟附片水煎劑小白鼠灌服的LD50為17.42g/kg。腹部注射的LD50為26.30g/kg2.毒副作用反映:關鍵毒副作用成份為烏頭堿,原產地、生產加工中藥炮制、水煎時間均會影響烏頭堿的成分和毒副作用水平。12零攝氏度水煎40分鐘,附子的毒性僅為生附子的l/5~1/350,灌服的LD50在l00g/kg以上。
室內溫度和搭配也可以影響附子的毒性。嚴寒能減少附子的毒性。祿特科技與甘草、炮姜同用,可顯著降低毒副作用;與麻黃合用或喝酒能提高毒副作用。
(三)臨床醫(yī)學觀查有害。制附子毒性小,在基本使用量內罕見中毒者。大使用量應用如30g以上,造成全身發(fā)麻的狀況還是有的。
《毒性》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口角、四肢和全身發(fā)麻,并有緊束感,焦躁不安,頭昏、頭痛、精神恍惚;感覺神經消退或變弱,陣發(fā)抽動;或眼睛失明。
消化道:比較嚴重嘔吐惡心想吐、流囗水腹痛、腹瀉、腸鳴較為亢奮。
呼吸系統(tǒng):胸悶心慌、血壓降低、心律不整,乃至紫紺、四肢厥冷。比較嚴重的心律失?;蜓h(huán)系統(tǒng)呼吸衰竭,是致命性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