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椒(別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蕓香科枯葉灌木植物,遍布北起東北地區(qū)南邊,南至五嶺北坡,西南至江蘇省、浙江省沿海地區(qū),西北至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地區(qū),常見于平原區(qū)至海拔高度較高的山坡地,耐干旱、,喜太陽,全國各地多種植。[1][2][3]麻椒有特殊氣味,古時候曾作為香辛料,做為中藥材有去濕氣散寒的作用。
麻椒高達到7米,枝有短刺,當初生枝被短軟毛;葉軸經(jīng)常出現(xiàn)甚狹小的葉翼;小葉對生,卵型,橢圓型,稀披針形,葉緣有細裂齒,牙縫有油跡。葉背被軟毛,葉背干有淡褐色花紋。頭狀花序頂生或生在枝條之頂,花被片淺綠色,樣子及尺寸基本相同;花柱斜向背彎,果暗紫色,散生微突起的油跡,開花期4-5月,結果期8-9月或10月。
油葉麻椒(變異)小葉有人眼由此可見的油跡,油跡干后稍突起,葉軸、果序及分果瓣干后棕紅色。結果期7-8月。小葉反面中脈的尖部兩邊有叢毛外其他沒毛,又小葉除葉緣有油跡外其他無油跡。方式標本采集采自北京市郊區(qū)。遍布四川西部(天全、峨山等地)。方式標本采集采自四川峨山。常見于海拔高度2000-2500米的山坡地疏林間。[4]
毛葉麻椒(變異)新生兒枝條、葉軸及頭狀花序軸、小葉子兩而均被軟毛,有時候果梗及小葉腹面沒毛。本變異分成二類,一類的小葉薄紙版,干后兩而色調(diào)顯著不一樣,葉背淡灰白,果梗苗條而增加;另一類的小葉厚紙版,葉片及果梗沒毛,側脈在葉片凹痕呈細裂溝狀,小葉雙面趨于同色系,干后棕紅色,果梗較粗。開花期5-6月,結果期10-11月。產(chǎn)青海省(循化)、甘肅省、陜西省南邊、四川西部及西北部地區(qū)(理縣、惡水、茂縣、寶興等縣)。常見于海拔高度2500-3200米山坡地。[4]
麻椒適合胃里及腹部冷痛、食欲不佳、嘔吐冷水、腸鳴便塘的人服用;適合喂奶女性斷奶后時服用(其法能用麻椒6-15克,放水400-500ml,侵泡后前煮萃取成250ml,隨后添加老紅糖50-100克,日服1次,1-3次就可以退奶);適合中老年、女人寒涼閉經(jīng)和寒涼經(jīng)痛者、風濕寒性關節(jié)炎者服用;適合蛔蟲病腹痛者、脾腎虛、小便頻多則服用。
禁吃:陰虛火旺的人禁吃;孕婦禁吃。
經(jīng)濟發(fā)展
麻椒外果皮是香料和香辛料的原材料,種子是優(yōu)質(zhì)的木本油料,油饃可作為化肥或精飼料,葉可代果做調(diào)味品、服用或制做椒茶;另外麻椒也是旱災半干旱山區(qū)地帶關鍵的環(huán)境保護綠化植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