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唐某,女,41歲,因全身起風疹團5天來診?;颊呦惹霸邮芸惯^敏治療,病情緩解。昨日因受風后病情加重,服前藥無效,于是求助于中醫(yī)。癥見風疹團遍體,色紅,瘙癢難耐,入夜更甚,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浮。時值桂圓上市,囑患者購買桂圓3斤,取桂圓殼,分三份,每日一份,煎水洗澡。用藥一次后瘙癢大減,三次后疹消癢止。
時下正值桂圓上市,其果肉晶瑩剔透,鮮嫩多汁,甘甜爽口,老少皆宜。古稱龍目,又名龍眼、圓眼、福圓、益智等。 唐《嶺表錄異》:“荔枝方過,龍眼即熟,南人謂之荔枝奴,以其常隨于后也。”
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jīng),功能補心脾,益氣血,主治心脾兩虛之驚悸、怔忡、失眠、健忘及氣血不足之證。內(nèi)服用10~30克,煎湯、熬膏、浸酒或入丸劑。濕阻中滿,或有停飲、痰火者忌用。
龍眼肉應用廣泛,尤其龍眼膏,治療心脾兩虛、氣陰不足的失眠、健忘、疲勞、心慌、心悸等證,療效卓然。本人應用該方治療多例失眠患者,均在1~ 3料之間取得一定療效。取龍眼肉1000克,隔水加蓋蒸48小時,可每日蒸12個小時,4天熬好,蒸好后加入西洋參粉100克,和勻,冰箱冷藏,每日取10克睡前溫水化服,功能補心安神,養(yǎng)血益脾,益氣養(yǎng)陰。
皮膚病患者瘙癢難耐,中醫(yī)讓她用1種果殼煎水洗澡,3天后好了《滇南本草圖說》認為龍眼殼味甜性溫,功能祛風散邪,聰耳明目,可治心虛頭暈、水火燙傷及癰疽久不愈合等,內(nèi)服3~6克。煅存性,研磨干撒或桐油調(diào),治療外傷,能止痛,愈后少瘢痕。近代上海名醫(yī)鄒孟城認為龍眼殼具有散風疏表,涼血清熱的功效,煎水外洗可治蕁麻疹、瘙癢癥、夏季皮炎等皮膚病。
皮膚病患者瘙癢難耐,中醫(yī)讓她用1種果殼煎水洗澡,3天后好了龍眼核:味澀性平,功能止血定痛,理氣散結。用法:煅研外敷,治創(chuàng)傷出血,足趾癢爛,燙傷、疥癬;治療疝氣、癭瘤。煎服3~9克。該藥出自明代范洪《滇南本草圖說》。
近代上海名醫(yī)鄒孟城先生在其臨床經(jīng)驗中對桂圓的應用有很多心得體會,本人據(jù)此將龍眼殼、肉、核于臨床,多次獲得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