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上有類似膿包的東西血絲這種現象通常發(fā)生在哺乳期,這個時候乳汁是嬰兒的主要營養(yǎng)來源,一旦乳頭出現了異常,肯定會讓家長擔心。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乳頭炎和乳暈炎造成的,關鍵是要盡快的搞清楚狀況進行解決。下面咱們就來看看乳頭炎和乳暈炎的情況。
乳頭炎和乳暈炎是由金黃葡萄球等感染引致的乳頭及乳暈皮膚和腺體的化膿性炎癥。多發(fā)生于婦女的哺乳期,處理不當,可發(fā)展成乳房炎,中醫(yī)稱本病為“乳頭風”。
癥狀體征
皸裂時乳頭表面有小裂口和潰瘍,上皮浸軟后也可表現為糜爛狀。本病初期,小兒哺乳時乳頭部有刀割樣痛,繼之出血或流黃水及表面結痂;如再吸吮,痂脫復結,裂口逐漸擴大。當病情發(fā)展,在乳暈下形成急性或亞急性蜂窩組織炎或乳暈局部的膿腫,破潰后溢出油脂豆渣樣物(圖1)。
用藥治療
1.抗生素應用 可口服或肌內注射給藥。如頭孢氨芐0.25g,4次/d,口服;或頭孢拉定(頭孢環(huán)己烯)0.25g,4次/d,口服;或林可霉素(潔霉素)0.25g,3次/d,口服;可用紅霉素0.5g,口服,2次/d。
2.中藥應用 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與“肝氣郁結,內熱壅滯”有關,應以“疏肝利氣,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常用中草藥有:
(1)括樓牛蒡湯:熟牛蒡、生山梔、金銀花、連翹各9g,全括樓(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葉各4.5g,柴胡6g,黃苓9g。水煎服,每天1付。
(2)瘡瘍飲:山甲珠、皂刺、當歸尾、天花粉、陳皮各9g,乳香、沒藥各6g,金銀花、赤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軟堅作用。
(3)全括樓1個(重100~200g),水煎服,并將藥渣趁熱敷于患處。
(4)鮮蒲公英60~120g,蔥白30~60g,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用繃帶或三角巾扎緊,每天換藥1次。
3.膿腫切開引流 對已形成乳暈下蜂窩組織炎或膿腫者,應行切開引流。為防止乳暈部皮脂腺損傷及形成乳瘺,手術須注意以下幾點:①沿乳暈邊緣行弧狀切口。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后,以血管鉗或手指伸入膿腔,將膿腔間隔逐一撐開,以便于引流。③以血管鉗撐開膿腔時,應與乳暈皮膚平行,緊貼乳暈皮膚擴張,切勿過深或與乳腺管垂直進入,避免損傷輸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