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癥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yǎng)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3:01  來源: 大眾養(yǎng)生網(wǎng)

一不小心就會使自己生病,這種干槽癥是我們必須大問題。怎么辦呢?吃藥?看醫(yī)生?還是開不了口?

  一、干槽癥中醫(yī)治療方法

  【辨證分型】分三型。

  1、氣血虛虧型:拔牙創(chuàng)口紅腫不明顯,牙槽窩內(nèi)血塊呈暗灰色,面色不華,氣促乏力,頭昏,目花,脈細數(shù),舌淡胖。

  2、風火實熱型:拔牙創(chuàng)口周圍紅腫,口臭,口渴欲飲,頭痛,舌紅絳,苔黃膩,脈細弦或浮數(shù)。

  3、脾胃虛弱型:牙齦萎縮,拔牙創(chuàng)口無明顯充血腫脹,隱痛徹骨,四肢不溫,面萎神疲,舌淡,苔薄白,脈濡細。

  【治療原則】健脾和胃,氣血雙補;或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二、藥物法

  1、可應用健脾和胃,補氣生血的中藥,如山藥、扁豆、白術、六曲、麥芽、半夏、薏苡仁、白豆蔻、黃芪、黨參、當歸、阿膠、紫河車、何首烏。再隨證選用中藥,如風火實熱型選用敗醬草、白頭翁、山豆根、土茯苓、馬齒莧、白花蛇舌草、金銀花、板藍根、陳蒼術、白芷、白僵蠶。

  2、中成藥選用歸芪丸、健脾丸、金銀花露。

  三、外治法

  1、菊花12克,煮沸去渣.涼后漱口。

  2、蘆根30厘米(洗凈),煎湯去渣,涼后漱口。以上每日3―4次。用于風火實熱型。

  3、養(yǎng)陰生肌散或珠粉敷創(chuàng)口,每日4次。有消炎,促進愈合的作用。

  四、針灸法

  取頰車、地倉、合谷。留針15分鐘。有止痛消炎作用。

  五、護理法

  適當減輕工作強度,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wèi)生。拔牙后24小時內(nèi)不做劇烈的鼓腮漱口或吮血吐出的動作,盡可能保護拔牙創(chuàng)口內(nèi)的凝血塊不被破壞。

看完干槽癥的介紹,大家心里面應該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了吧,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注意心態(tài),堅持鍛煉。

  • 男科醫(yī)院
  • 婦科醫(yī)院
  • 皮膚科醫(y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yǎng)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