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露簡介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7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焙兜囊馑际菤鉁乇劝茁稌r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視頻:寒露養(yǎng)生講壇
2. 寒露的由來
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1] ?!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焙兜囊馑际菤鉁乇劝茁稌r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qū)一般已開始降雪。
3. 寒露是什么時候
2014年寒露時間:2014年10月8日 16:47:29,農歷2014年九月十五。
2015年寒露時間:2015年10月8日 22:42:47,農歷2015年八月廿六。
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是寒露。
4. 寒露的食材
適宜吃什么
1、增加雞肉、鴨肉、豬肉、魚、蝦、海帶、圓白菜、胡蘿卜、茄子、蘿卜、銀耳、梨、荸薺、蘋果、柿子等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體質。
2、日常飲食可選用柔潤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
3、藥材可選用紅棗、蓮子、山藥、白果、百合、芡實、玉竹等。
4、飲食上,大體延續(xù)"秋分"時節(jié)的方針,適當加些溫補之品即可。
禁忌吃什么
1、不喝冷飲。雪糕、冰磚、冰棒等冷飲易誘發(fā)哮喘。
2、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如咸菜、醬菜、咸筍干、咸肉等咸食。
3、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
4、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包括汽水、啤酒等。
5、禁吸、喝酒。吸煙可誘發(fā)疾病,飲酒能助火生痰,對機體不利。
寒露進補,勿忘排毒
寒露時節(jié),天越來越冷,為了增強抵抗力,許多人開始大量進補,因而體內會代謝更多的“廢物”。這些“廢物”如果不能及時排除體內,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寒露不僅要進補,更要排毒。
養(yǎng)生專家建議我們,選擇合適的排毒食品來配合健身運動,既有益健康,又可以強身健體,以下這三類食物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菌類。菌類富含的硒元素可以幫我們清潔血液,清楚污物,經常食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潤腸、排毒、降血壓、降膽固醇、防血管硬化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同時菌類食物也是非常好的抗癌食品。
新鮮果蔬汁。新鮮果蔬汁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對清除體內毒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豬血湯。豬血是一種非常好的排毒食品,它含有豐富的血漿蛋白,會在人體胃酸和消化液中多種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一種具有解毒、潤腸作用的物質,還能把腸胃中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等物質結合成人體不能吸收的物質,通過糞便排到體外。
寒露時節(jié)慎喝涼茶
上班族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到了寒露時節(jié),由于天氣變化大,他們往往容易出現(xiàn)口舌干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癥狀。因此他們經常飲用涼茶達到降火的目的。
涼茶降火的原因在于它得配方中含有多種中草藥:食藥兼用的金銀花、菊花、桑葉、淡竹葉,藥用的仙草、蛋花、布渣葉等。從這一點我們能看出來,涼茶和普通茶飲料有很大區(qū)別,它實際上市一種中藥復方湯劑,稱得上是一種“功能飲料”。
夏天喝些涼茶,會有很好的敗火清熱滋陰補陽的作用,不過到了秋天,喝涼茶卻可能會損傷人體內的陽氣,而且陰液的滯膩會導致脾、胃等器官功能失調,使人體質變虛弱。這是因為和夏天不同,秋天人們上火主要是因為氣陰兩虛或氣不化陰,而喝涼茶則會加重“秋燥”的癥狀,耗氣傷陰。由此說來,涼茶并非什么時候都有利于清熱降火,尤其是寒露時節(jié),更要慎重飲用。既然喝涼茶不能很好地敗火,那秋天上火應如何食療?養(yǎng)生專家建議,枸杞子、麥冬等有滋陰清熱功效的中草藥,非常適合在秋天沖泡飲用。
寒露最應該吃的食物:鵪鶉蛋
養(yǎng)生功效:因為有補血益氣、強身健腦、豐肌澤膚等功效,鵪鶉蛋被譽為“卵中佳品”?,F(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鵪鶉蛋有潤膚抗燥的作用,很適合“涼燥”肆虐的寒露時節(jié)食用。
挑食標準:鵪鶉蛋要選擇大小適中,而且花斑的顏色、形狀都較均勻的。
食而有道:煮鵪鶉蛋的時間一般不要超過5分鐘。
適可而止:30~50克/次。
5. 寒露的食譜
(1)木耳炒肉片
【材料】水發(fā)木耳150克,豬肉200克。
【調料】鹽、蔥花、姜末、味精、水淀粉、醬油、白砂糖、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①木耳洗凈,撕成小朵;豬肉洗凈,切片。
②炒鍋放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姜末、蔥花爆香,加入豬肉炒至變色,放入醬油、白砂糖,沿鍋邊淋入適量冷水,大火燒沸。
③下入木耳、鹽、味精,炒至材料入味,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2)木耳鴨絲湯
【材料】鴨脯肉100克,水發(fā)木耳50克。
【調料】鹽、料酒、干淀粉、蛋清、胡椒粉、味精、白砂糖各適量。
【做法】
①鴨脯肉洗凈,切絲;水發(fā)木耳洗凈,焯燙候切絲。
②取一大碗,放入鹽、干淀粉、料酒、胡椒粉、蛋清,攪勻成漿汁,放入鴨肉絲上漿,漿好后焯燙,撈出備用。
③鍋中倒入適量開水,放入鴨肉絲、木耳絲、燒沸后再煮3分鐘,加入胡椒粉、味精、白砂糖、鹽攪勻即可。
6. 人群養(yǎng)生
1. 男士:
涼燥”襲肺補養(yǎng)
秋冬疾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燥邪為病”,秋初一般是“溫燥”,而秋末則以“涼燥”為主。
寒露時節(jié),天氣由“涼爽”轉為“寒冷”,花草樹木也都蕭條零落。這個時節(jié)陰生陽退,“寒”和“燥”很容易在一起形成“涼燥”。“涼燥”一旦侵入人體,就會導致人的肺和胃受到損傷,從而出現(xiàn)著涼感冒的癥狀,如發(fā)熱惡寒、頭痛無汗、口干鼻燥等。
因此,寒露時節(jié)我們應該及時吃些補品,來平衡體內的陰陽之氣,防止“涼燥”對身體造成傷害。
寒露時節(jié),為了不被“涼燥”侵害,大部分人可以通過食補來養(yǎng)生,而肺病患者或是老師、營業(yè)員等損耗肺氣較多的人則應采用藥補。適合秋天進補的藥材有生曬參、白參等。
2.女士:
(1)寒露不露腳
有句民諺叫“寒露不露腳”,說的是到了寒露,就不要再赤足穿涼鞋了,要給足部保暖。傳統(tǒng)中醫(yī)學里也有這樣的說法:“病從寒起,寒從腳生?!币驗樽悴渴亲闳柦浢}以及腎脈的起點,如果足部受寒,寒邪就會侵入人體,對肝、腎、脾等臟器造成損害。
現(xiàn)在醫(yī)學理論也證實了足部保暖對健康的重要性。足部離心臟較遠,血液供應相對較少,而且足部表面脂肪層很薄,自身保暖能力弱,所以足部對寒冷非常敏感。而且,一旦足部受冷,還會反射影響到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削弱這些部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從而導致致病菌活性增強,人體更容易罹患各種疾病。
要想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除了選擇保暖效果好的鞋襪、透氣的鞋墊外,平時還要注意不要久坐久站,經?;顒又w,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另外每天臨睡前,最好用熱水跑跑腳。
(2)加強保暖,積極防范“老寒腿”
寒露時節(jié)許多人的“老寒腿”開始發(fā)作,關節(jié)也出現(xiàn)各種不適,如怕冷、怕風、疼痛甚至刺痛等。
“老寒腿”在醫(yī)學上叫做“風濕性關節(jié)炎”,很難治愈。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幾率要大一些,不過如果平時不注意,年輕人也有可能患此病。我們的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大、負重多。人年老之后,身體會出現(xiàn)退行性變化,很容易發(fā)生骨性關節(jié)炎,倘若年輕時沒有做好腿部和膝蓋部位的保暖工作,就可能會導致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露前后,一些年輕人會感到腿部酸麻腫脹,而且“發(fā)沉”,殊不知,這就是“老寒腿”的征兆。
寒露時節(jié),要預防“老寒腿”,關鍵就是保暖。首先,晚上睡覺時,要把膝蓋部或患風濕的部位用被子蓋好,可以在這些部位適當?shù)卮┐骱褚乱m。其次,洗澡時用熱水多擦洗這些部位,或者進行熱敷,并堅持每天用熱水泡腳。另外,很多人習慣使用護膝,可實際上護膝并不適合用來給膝蓋保暖。醫(yī)生說,護膝彈性太大,會勒在膝蓋周圍,導致血液不暢,不利于膝蓋部位的保健。
3.老人:
寒露時節(jié),老人養(yǎng)生宜神補
寒露時節(jié),天氣越來越冷,這樣的天氣會使老年人心情不好,哀愁、煩悶,甚至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寒露時節(jié)的養(yǎng)生要講究“神補”,做到不傷精神、調整好情緒。
神補,就是要精神愉悅,從而舒張大腦皮質血管,協(xié)調皮質下中樞及植物神經系統(tǒng),平衡內分泌,促進身體健康,可達到各種藥品、營養(yǎng)品無法比擬的效果。人到老年,精神較為敏感,也容易受刺激,甚至看到秋末初冬的蕭條之景也會心生悲傷。另外,我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平日膳食中所包含的營養(yǎng)已經能夠滿足甚至超過身體的需要,所以如果一味地依賴補品,則可能適得其反。由此看來,寒露養(yǎng)生還是神補最好。
神補沒有具體的范圍和方法,因為它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專家建議,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男问?。選擇原則也非常簡單,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做那些可以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就好。以下幾點可以稍加注意:
第一、培養(yǎng)恰當?shù)呐d趣愛好。有些人年老退休之后,突然清閑下來會很不適應,此時可以找點喜歡的事情做,如讀書寫字、養(yǎng)花蒔草等等。這樣可以讓生活充實起來,精神上也不會覺得空虛。
第二、堅持鍛煉身體??諝馇逍碌脑绯?,或是陽光溫暖的午后,到廣場或公園打打太極、散散步,這些低強度的鍛煉方式不但能輕身健體,還能調整心態(tài)。
第三、對與人交流,多“臭美”。孤獨是老年人的大敵,所以老年人應該多參加社交活動,這樣不僅能避免獨居一室的寂寞,還可以獲取生活中的各種信息。而適當“臭美”,就是說老年人應該講究儀容,這樣會讓自己心態(tài)更年輕,不在整日感時傷懷,對健康也十分有利。
第四、調整自己,適應社會。千萬不要做“老古董”,摒棄自己陳舊迂腐的“老想法”,要盡可能地去學習,調整自己的觀念,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在家里,也不要倚老賣老,對晚輩要平等,不要斤斤計較。
4.孕婦:
肺氣虛則毛發(fā)不固
俗話說“秋天到,頭發(fā)掉”,入秋之后,準媽媽們會發(fā)現(xiàn),脫發(fā)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千煩惱絲”。寒露時節(jié),天氣干燥,這個情況尤為明顯。
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論認為,秋季主燥,燥易傷肺,肺主皮毛,若肺氣虛,則衛(wèi)外不足、毛發(fā)不固?,F(xiàn)在醫(yī)學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秋天天氣過于干燥,對人體皮膚不利的同時也容易傷害頭發(fā),因為秋季空氣中水分少,頭發(fā)很容易干燥,毛發(fā)也易干枯。此時如果攝入的營養(yǎng)不夠充足,就非常容易引起頭發(fā)的脫落。
預防脫發(fā),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鐵、鈣、鋅、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蛋白質等營養(yǎng)素對頭發(fā)的生長非常有好處,可多吃豆制品、乳制品、海鮮等食物。其次,要保持頭發(fā)的清潔,避免用太熱的水喝堿性清潔品洗頭發(fā),多做頭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出門時還要適當給秀發(fā)防曬,以防紫外線損傷頭發(fā)。另外,防治脫發(fā)還須不熬夜、不過度飲酒、不吃辛辣油膩食物。
7. 小常識
倒走健身,保持機能平衡
寒露時節(jié),運動健身的關鍵是保持機體各項機能的平衡,而且平衡對于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來說都非常重要。倒走,則是一項極佳的鍛煉平衡感的運動。寒露前后經常進行倒走,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倒走時要面朝前方,向后走,是一種反序運動。平時我們都是正走,所以倒走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動作,運動時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這樣就會刺激大腦,使我們進行一個學習和練習新事物的過程?,F(xiàn)代醫(yī)學證實,倒走時,一些我們平時很少活動的關節(jié)和肌肉會得到充分的運動,比如腰脊肌、肌四頭肌以及踝關節(jié)旁邊的肌肉、韌帶等。這樣一來,脊柱、肢體的運動功能就能得到調整,血液循環(huán)更順暢,機體平衡能力也更強。而且倒走還有很好的防治腰酸腿痛、抽筋、肌肉萎縮、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功效。同時,如果能長期堅持,小腦對方向的判斷力以及對人體機能的協(xié)調力都能得到鍛煉。
為避免倒走時發(fā)生危險,運動前可以先正向散步10分鐘,做好準備活動。這樣可以使全身都放松,各個關節(jié)、肌肉以及韌帶都活動舒展開,身體的各部分都進入倒走的最佳狀態(tài)。
年老體弱和剛剛開始練習倒走的人,可以用拇指朝后、四指朝前的姿勢叉腰走,待熟練后,便可以擺臂走,擺臂方法隨個人喜歡,即可甩手,又可握拳屈肘。具體來講有幾下幾點要領:挺胸抬頭、身體挺直、雙眼平視前方。走的時候先邁左腳,左腳盡量后抬并邁出,身體重心隨之后移,前腳掌先著地,左腳全腳著地后,把重心移到左腳,再換右腳同樣方法,這樣左后輪流進行即可。
倒走的場地選擇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像公園的草坪等平坦、四周無障礙的地方。老年人每天倒走1~2次為宜,如果體質稍弱,則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調整運動時間。需要注意的是,這項運動不適合結核病人。
此外,我們鍛煉身體和平時起居飲食都講究均衡、全面,而且倒走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平衡練習。所以進行倒走運動時要和正走結合著交替進行,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貼心提示:
倒走屬于有氧運動,為了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倒走時要保質保量?!百|”上要做到:倒走時要保證心率比正常時快一半,也就是要達到所謂的有效心率?!傲俊鄙弦龅剑好看尾簧儆?0分鐘。具體講,剛開始倒走的人應每秒鐘走兩步,每半小時走兩公里,每周走2~4天,每天走1~2次。
8. 節(jié)氣習俗
吃花糕
由于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jié)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ǜ庵饕小安诨ǜ狻?、“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干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寒露與重陽節(jié)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qū)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jié)。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yǎng)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眾所周知,重陽節(jié)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于重陽節(jié)在寒露節(jié)氣前后,寒露節(jié)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jié)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jié)氣的習俗。如果說白露時節(jié)天氣轉涼,開始出現(xiàn)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qū)會出現(xiàn)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jié),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此時正值晚稻抽穗灌漿期,要繼續(xù)加強田間管理,做到淺水勤灌,干干濕濕,以濕為主,切忌后期斷水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