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急性闌尾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異位急性闌尾炎不易診斷,常誤診為異位所在部位的器官炎性疾病,如肝下或高位急性闌尾炎常被誤診為急性膽囊炎,在女性盆腔深處的急性闌尾炎被誤診為盆腔器官炎性疾病等。異位于左下腹時,除已知中腸有不旋轉(zhuǎn)畸形或伴有右位心,一般于術(shù)前很難確診。因此對位于右下腹以外的疼痛和固定壓痛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作全面體格檢查,要想到異位闌尾炎的可能。
異位闌尾炎的治療原則與一般闌尾炎的相同。
異位急性闌尾炎辨證論治
一、中醫(yī)治療
熱毒蘊腸證
證候:右少腹觸痛明顯,有反跳痛,或可捫及局限性包塊,發(fā)熱口渴,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濡數(shù)。
治法:清腸解毒。
主方:闌尾清化湯
用法:
加減:熱毒熾甚,加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腹痛甚,加白芍;便結(jié)不通,加芒硝、萊菔子
;濕重,加薏苡仁;有包塊形成,加乳香、沒藥。
腸道瘀滯證
證候: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性質(zhì),或可觸及包塊,壓痛或反跳痛,發(fā)熱,脘
腹脹悶,惡心,大便秘結(jié),舌紅紫暗或有斑點,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寬腸。
主方:大黃牡丹皮湯
用法:
加減:脹痛,加青木香、川楝子、厚樸;刺痛固定,加紅藤、丹參;熱毒甚,加銀花、敗醬
草、蒲公英、蚤休。
熱盛釀膿證
證候:腹痛劇烈,彌漫性壓痛及反跳痛,惡寒或寒戰(zhàn),高熱,煩渴欲飲,或滿腹膨脹,嘔吐
不能食,大便秘結(jié)或似痢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紅絳而干,苔黃厚膩,脈弦數(shù)或洪大。
治法:清腸解毒、祛瘀排膿。
主方:闌尾清解湯
用法:
加減:熱毒甚,加敗醬草、紅藤、紫花地丁;成膿者,加皂刺、薏苡仁;熱盛陰傷者,去木
香,加生地、花粉、石斛。
其他療法: 單方驗方:
★ 紅藤60g,蒲公英30g,生大黃6g,水煎服。
★ 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20g,羊蹄草10g,水煎服。
★ 紅藤60g,丹皮9g,桃仁9g,皂刺9g,金銀花20g,川楝子10g,水煎服
。
灌腸療法:便秘腹膨脹,甘遂末1g,經(jīng)減壓胃管將湯藥分次注入,2-3小時后,將大承
氣湯(大黃、芒硝、枳實、厚樸)濃煎劑200mL,經(jīng)肛門滴注。
體針療法:主穴取闌尾穴、上巨墟、足三里。惡心嘔吐加內(nèi)關(guān)、上脘;發(fā)熱加合谷、曲池;
腹脹加大腸俞等。手法一般取強刺激,或用透天涼手法瀉之,急性初期,每日2-4次,每
次留針30-60分鐘,或強刺激2-3分鐘,不留針。
敷貼療法:芒硝、大蒜(去皮)各30g,共搗成糊狀備用,用時先在右下腹襯1-2層凡
士林油紗布,涂上糊劑,蓋紗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換藥。
可選用抗生素,兩種以上聯(lián)合運用;輸液糾正脫水、維持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等。
手術(shù)治療:適用于重型化膿或壞疽性闌尾炎,并發(fā)彌漫性腹膜炎并有休克表現(xiàn),嬰幼兒急性
闌尾炎;妊娠期闌尾炎并發(fā)腹膜炎;慢性闌尾炎反復發(fā)作及闌尾蛔蟲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