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一般患者有外傷史。多發(fā)于四肢,尤其手、足等容易接觸真菌、細菌等暴露部位。病程呈慢性經過,一般損害局限,一般不累及全身,但有些病原菌可經淋巴和血行播散,累及內臟。初期患者自覺癥狀輕微?! 〕跗跒榘导t色丘疹、結節(jié)、膿皰,逐漸融合成腫塊和多發(fā)性膿腫,與皮膚粘連,表面暗紅色。 膿腫破潰后形成瘺管,瘺管引流液呈膿性及血性,皮下組織破壞時有脂狀液流出。引流物中混有顆粒,顆粒根據(jù)病原菌不同可呈黃、白、黑等不同顏色,大小約0.3~4μm直徑不等?! 〔糠掷掀p瘢痕形成,新結節(jié)又不斷出現(xiàn),形成結節(jié)、腫塊、瘺管及瘢痕同時布滿受累肢體?! p害可侵入深部組織,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壞死,嚴重可致骨質損害,導致嚴重的畸形和殘疾。
根據(jù)典型臨床表現(xiàn),在膿液或組織中查到顆粒并鏡檢其結構,或組織病理中發(fā)現(xiàn)顆粒,可做出診斷。菌培養(yǎng)可確定病原菌種。由于本病的一些病原菌亦可引起其他真菌病如暗色絲孢霉病或放線菌病等,故只有符合本病臨床特點時才能診斷為足菌腫。
1.膿液及組織病理檢中可見顆粒。顆粒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團塊。病原菌不同其所形成顆粒大小、質地和顏色等方面也存在差異。
2.組織膿液培養(yǎng)見真菌或放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