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狀竇旁腦膜瘤檢查
一、檢查:
1.頭顱X線平片:
有一定意義,有報道認為顱骨平片可確定約60%的上矢狀竇旁腦膜瘤。有局部骨質增生或內板變薄腐蝕,甚至蟲蝕樣破壞的表現;血管變化可見患側腦膜中動脈溝增深迂曲,板障靜脈擴張,一些腫瘤可見鈣化斑。
2.腦血管造影:
在CT應用前,腦血管造影是對矢狀竇旁腦膜瘤定位定性的主要手段,可見到特征性腫瘤染色和抱球狀供血動脈影像。當前腦血管造影對本病的診斷價值在于:
1)了解腫瘤的供血動脈和腫瘤內的血運情況:矢狀竇前1/3和中1/3腦膜瘤的供血主要來源于大腦前動脈,后1/3腫瘤主要為大腦后動脈,同時都可有腦膜中動脈參與供血,此時的腦膜中動脈可增粗迂曲。如腫瘤侵及顱骨,可見顳淺動脈參與供血。
2)腦血管造影的靜脈期和竇期:可見腫瘤將靜脈擠壓移位,有的矢狀竇會被腫瘤阻塞中斷,這些造影征象對決定術中是否可將腫瘤連同矢狀竇一并切除是極有幫助的。
3.CT或MRI掃描:
是本病診斷的主要手段。CT掃描可顯示出上矢狀竇旁圓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增強掃描時可見密度均勻增高,基底與矢狀竇相連。有些患者可見瘤周弧形低密度水腫帶。另外,CT掃描骨窗像可顯示顱骨改變情況。MRI與CT相比,在腫瘤定位和定性方面均有提高。腫瘤在T1加權像上多為等信號,少數為低信號;在T2加權像上則呈高信號、等信號或低信號;腫瘤內部信號可不均一;注射Gd-DTPA后,可見腫瘤明顯強化。MRI掃描還可清楚地反映腫瘤與矢狀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