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癥檢查
患病時,經(jīng)常有骨骼系統(tǒng)與多種礦物質代
1.血漿GH測定
常高于10ng/L,且晝夜規(guī)律消失。
2.PRL測定
可有升高,常常高于25ng/L。
3.生長介素(SMc)測定
可明顯升高,可>200ng/ml。
4.血IGF-Ⅰ測定
可有明顯升高。
5.T3、T4測定
可升高,T3>3.4nmol/L,T4>161nmol/L,F(xiàn)T3>10pmol/L,F(xiàn)T4>31.0pmol/L,PSH一般小于10nU/ml,而TSH增高的
垂體瘤極少見。
6.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血糖及GH均升高,不被抑制到5ng/L以下,呈自主分泌狀態(tài)。
7.其他試驗
(1)經(jīng)胰島素、精氨酸及胰高糖素刺激后,血漿GH明顯升高。如注射胰島素后血糖下降至2.8mmol/L(50mg/dl)以下時,GH升高至5~10ng/L為陽性反應,表示垂體GH儲備功能正常,如>10ng/L以上時則表示有垂體GH腺瘤。
(2)血鈣一般正常,血磷升高,血鎂降低。
(3)血AKP降低。
(4)血PTH與CT無明顯變異。
(5)BGP升高。
(6)尿鈣、尿磷、尿鎂、尿HOP與尿糖等均可升高。
活動期肢端肥大癥與穩(wěn)定期患者其血清GH、BGP、AKP、磷,及尿鈣、HOP值有所差異。
8.X線片檢查
可見肢端肥大癥患者的蝶鞍擴大,占位病變致鞍周受壓與侵蝕,鞍背骨、鞍底骨或其交界處骨質經(jīng)常有骨質吸收。有作者觀察937例正常人鞍前后徑為7~16mm(平均11.7mm),深徑7~14mm(平均9.5mm),肢端肥大癥患者的蝶鞍可大于25mm,故常伴有頭痛及視力減退等壓迫癥狀。骨骼系統(tǒng)X線檢查還可發(fā)現(xiàn)顱骨、顴骨、枕骨隆突增大加厚,下頜骨增大前突,牙列稀疏,指骨及足趾骨末節(jié)增大。加之軟組織肥厚,手足增大變寬,脊柱骨、軟組織增生,骨膜鈣化形成骨質增生,但也常發(fā)生骨質疏松及關節(jié)病變。
(1)手相:
手指遠端指骨端增寬,呈叢狀圓形;近端指骨骨干因新骨形成而變粗。
(2)腰椎側位相:
脊椎椎間隙增大,椎體前緣面新骨形成,后緣呈扇形前凸,椎間韌帶鈣化。晚期椎間盤退化、變窄。
(3)足側位相:
足跟脂肪墊增厚。當男女脂肪墊,分別大于23mm及21.5mm時,應高度懷疑本病。如分別大于25mm和23mm則可診斷本病。
(4)頭顱側位X相:
可顯示蝶鞍體積增大。
9.骨密度檢查
骨密度可低于正?;蚋哂谡!W髡邎蟾娴?0例中,低于正常5例,高于正常8例,其余12例基本正常。
10.CT掃描
顱腦CT掃描檢查可發(fā)現(xiàn)垂體大腺瘤及微腺瘤,可發(fā)現(xiàn)內(nèi)臟增大及其他病變。
11.MRI檢查
可用于評價垂體的體積與形態(tài)、輪廓等。高分辨圖象,在診斷微腺瘤與垂體瘤方面與CT掃描檢查相近。
12.骨礦含量的測定
BMC的定量測定方法很多,其中放射攝影法、光學密度法、單光子吸收法等只能測定周圍骨的皮質骨量。可測定軀干骨BMC的方法中,有定量CT法即QCT法、雙光子吸收法(DPA)、中子活化分析法(NAA)及Compton散射法等。QCT法為非損傷性測定法,已被廣泛應用。其次為單光子及雙光子法,國內(nèi)已開展,而最廣泛應用的一般為X線檢查法,其價格低廉,同時也可發(fā)現(xiàn)患者的病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