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燙傷一般治療
一、治療:
1、如果燙傷應(yīng)根據(jù)燙傷程度立即進行簡單的冷卻處理。
(1)一度燒燙傷
?、賾?yīng)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如過了5分鐘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則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證不起水泡,因為這5分鐘內(nèi)燒燙的余熱還繼續(xù)損傷肌膚。此法有降溫、減輕余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于傷處效果更佳。通?!袄鋮s”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后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涂于燙傷部位,這樣只需3~5天便可自愈。
?、谌绻麩隣C傷部位不能浸泡在水中進行“冷卻治療”時,則可將受傷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澆水,用冰塊敷效果可能更佳。
③如燙傷部位有衣服或鞋襪包裹,千萬不要急忙脫去被燙部位的鞋襪或衣褲,否則會使表皮隨同鞋襪、衣褲一起脫落,這樣不但痛苦,而且容易感染,延住病程。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用食醋(食醋有收斂、散疼、消腫、殺菌、止痛作用)或冷水隔著衣褲或鞋襪澆到傷處及周圍,然后才脫去鞋襪或衣褲,這樣可以防止揭掉表皮,發(fā)生水腫和感染,同時又能止痛。然后才進行“冷卻治療”,最后涂抹雞蛋清、萬花油或燙傷膏。
(2)燒燙傷者經(jīng)“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后,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了水泡,這說明是“二度燒燙傷”。這時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醫(yī)院治療。
(3)三度燒燙傷 應(yīng)立即用清潔的被單或衣服簡單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損傷,創(chuàng)傷面不要涂擦藥物,保持清潔,迅速送醫(yī)院治療。
2、對懷疑存在中度以上的燙傷或伴有頭面部、會陰部燙傷的病孩,均應(yīng)收住院治療。處理時應(yīng)注意保護創(chuàng)面,保持呼吸道通暢,并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使用鎮(zhèn)靜和止痛藥物。邊輸液,邊估計燙傷面積和深度,測體重和預(yù)算休克期輸液量(可先輸入電解質(zhì)液如林格乳酸鈉液或葡萄糖鹽水),并進行血生化檢測。對于大面積燙傷或會陰部燙傷,還應(yīng)留置導(dǎo)尿管,并測定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預(yù)防破傷風(fēng)和感染。
3、總量按“累積損失量+生理需要量”計算。累積損失量是每1%體表燙傷面積每千克體重2~4ml,即累積損失量=每1%燙傷面積×每千克體重×(2~4)ml。選擇溶液時,膠體液和晶體液的比例應(yīng)根據(jù)燙傷的深度和面積決定。中、小面積淺度燙傷膠體和晶體液的比例為1∶1~1∶3,膠體液可采用右旋糖酐或代血漿,晶體可選用生理鹽水或平衡液(2份生理鹽水+1份1.25%碳酸氫鈉溶液);大面積深度燙傷者膠體和晶體液的比例按1∶1計算,其中膠體應(yīng)以血漿為主。此外,由于三度燙傷紅細胞破壞及損失較多,治療中應(yīng)注意輸注全血。全血與血漿的比例可按1∶2計算。每天生理需要量可按1800ml/m2體表面積計算或按嬰兒100~150ml/kg,兒童70~100ml/kg計算。
4、四肢、軀干部位的燙傷可采用包扎法(創(chuàng)面涂抹磺胺嘧啶銀)。頭面部、會陰部因受進食、呼吸及兩便排泄的影響,在滲出量較多時可采用暴露法。深度燙傷者的創(chuàng)面應(yīng)早期切痂,以期減少疤痕增生而造成的畸形和功能障礙。
5、燙傷感染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最多。感染的最大危害期是早期水腫回收期(48h后)的毒血癥或敗血癥以及三度燙傷脫痂期(2~3周)的敗血癥,局部組織壞死,使淺度變?yōu)樯顒?chuàng)面不能如期愈合。
6、頭面部燙傷由于滲出多,水腫嚴(yán)重,創(chuàng)面宜采用暴露法,并加強護理,注意呼吸、進食、五官分泌物等變化。手部燙傷后易形成疤痕攣縮,常造成畸形和功能障礙,因此在初次清創(chuàng)后以包扎為宜,并放置功能位,同時盡量抬高患肢以減少水腫。會陰部燙傷除采用暴露法外,還應(yīng)加強局部護理和清潔,避免尿、糞污染創(chuàng)面。對于明確三度燙傷部分,創(chuàng)面宜早期切痂,移植大片自體皮,并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及早開始功能鍛煉及理療。
二、預(yù)后:
大面積深度燙傷,有嚴(yán)重合并癥者和年齡幼小病死率高,攣縮畸形影響功能和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