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充血性脾腫大一般治療
一、治療
1.脾切除手術:本病出現(xiàn)較重的脾功能亢進現(xiàn)象時,應考慮脾切除手術。預后依照梗阻的部位及手術方法而不同,如梗阻在脾靜脈,切除后效果較好,可獲痊愈;若以肝內或門靜脈病變?yōu)橹?,切脾后仍可能出血,但可減輕脾功能亢進現(xiàn)象。
2.分流術:為了減輕門靜脈高壓癥,尤其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癥并有食管靜脈曲張者應予以外科手術治療。
?、賹毫Ω叩拈T靜脈血流,直接分流到壓力較低的下腔靜脈系統(tǒng)(門體靜脈分流術),實為一種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的方法。本病早期肝功能正常,如果手術分流成功,臨床即獲痊愈。
?、诜至魇中g指征:
(1)年齡:小兒年齡在6歲以上,吻合血管直徑最好在0.6cm以上。但近年來由于顯微外科的發(fā)展,小口徑的血管吻合成功率有明顯增加,嬰幼兒時分流術亦有成功的報道。
(2)一般狀態(tài):小兒一般狀態(tài)良好,血漿蛋白總量在6g以上,白蛋白在3g以上者。
(3)病史:病史中有2次以上出血者,或1次出血并脾大,脾功能亢進者。
(4)有明顯食管靜脈曲張:患兒雖無嘔血史,但檢查有明顯食管靜脈曲張者。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癥行分流術后效果不如肝外型好,門-體循環(huán)分流術后,一些有害物質可不經(jīng)肝臟解毒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使肝性腦病發(fā)生率增加。
3.保守療法
(1)肝硬化患者:在手術成功后可不再大嘔血,但肝功能一般繼續(xù)減退,預后不好。如果肝硬化已經(jīng)發(fā)展到肝細胞嚴重損害,出現(xiàn)腹水或黃疸,則從遠期效果著想,脾切除無實際治療價值,可采取保守療法。
(2)食管靜脈曲張:關于食管靜脈曲張的治療,對急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不宜行急癥手術,采取保守療法使用止血藥物。
靜脈注射加壓素(vasopressin,pitressin)0.1~0.2U/min,能使內臟的動脈及肝動脈收縮,從而暫時減低門靜脈壓,使出血停止。其副作用為高血壓,循環(huán)擴容及低鈉血癥。
4.對癥治療:
(1)腹水明顯者用利尿劑;
(2)以門靜脈高壓為主的病例,須同時施脾腎靜脈吻合術;
(3)以肝硬變?yōu)橹鞯牟±捎诟渭毎延袊乐負p害,手術治療并無裨益,應采取支持療法,高蛋白、高糖類膳食,多種維生素、鐵劑或肝劑對貧血有功效,必要時給以輸血,若同時伴有出血傾向者,以輸新鮮血為宜;
(4)對食道靜脈曲張者,可由靜脈注入加壓素0.1~0.2U/min,能使內臟的動脈及肝動脈收縮,從而暫時減低門脈壓使出血停止。
二、預后
肝功能正常者,如果手術分流成功,臨床即獲痊愈;肝硬化患者,預后不好。
本病征預后多呈慢性過程,最終結局常因消瘦、衰竭、不能控制的大出血、嚴重肝功能衰竭或繼發(fā)感染而死亡。本病病程進展快,1~2年內迅速進入晚期,有少數(shù)晚期病人經(jīng)脾切后亦有治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