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裂囊腫和瘺管一般治療
鰓裂囊腫和瘺管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鰓裂囊腫和鰓瘺均需手術治療。
1.手術原則
(1)1歲后擇期手術:無感染細小的鰓裂囊腫和瘺管,因病變解剖復雜,需要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故1歲后手術比較安全。
(2)感染者炎癥消退后行根治手術:囊腫和瘺管繼發(fā)感染者,因反復感染,可引起手術困難。故在應用抗生素等控制感染,炎癥消退后2~3個月,盡早行根治術。
(3)有氣道壓迫癥狀者應先行囊腫減壓,擇期行根治術:因梨狀窩竇囊腫或較大鰓裂囊腫引起呼吸道梗阻者,新生兒期應穿刺囊腫抽液減壓或采用囊腫切開、皮膚袋狀縫合術解除呼吸道梗阻,以后行根治術。年齡超過3個月者也可行囊腫和竇道切除術。
2.手術基本方法(以第2鰓裂囊腫和瘺管手術為例)
(1)標記瘺管:經(jīng)瘺孔或穿刺囊腫注入亞甲藍液,如咽部染色,說明病變與咽隱窩相通。
(2)選擇切口:在囊腫處作橫切口或圍繞瘺口作橫梭形切口。瘺管短者經(jīng)此切口可以徹底切除;如瘺管長,外口位于胸骨上窩附近,該處切口暴露頸內外動脈交叉困難時,應在下頜角下方另作一橫切口,聯(lián)合操作,才能完全切除瘺管。
(3)分離瘺管或囊腫:沿瘺管向上分離,在舌骨大角平面暴露頸內外動脈交叉,并以0.5%普魯卡因封閉。瘺管在舌下神經(jīng)上方,穿過頸內外動脈之間。在該處分離瘺管時,謹防損傷頸動靜脈、舌下神經(jīng)和迷走神經(jīng)。
(4)扎切瘺管:在扁桃體隱窩外咽壁處結扎切斷瘺管。
3.手術注意事項
(1)第1鰓裂囊腫和瘺管手術時勿損傷面神經(jīng)。
面神經(jīng)是經(jīng)第2鰓弓的衍生組織莖乳孔處出顱,因此,第1鰓裂形成的瘺管與面神經(jīng)有密切關系。其位置關系有4種:
①瘺管只在面頰表淺組織內,與面神經(jīng)不相連。
?、诏浌茉诿嫔窠?jīng)之上。
?、郫浌茉诿嫔窠?jīng)的深部。
?、墀浌鼙幻嫔窠?jīng)的兩支包繞。
手術解剖瘺管時,必須暴露面神經(jīng),以免損傷。手術后有發(fā)生面神經(jīng)下頜分支暫時性癱瘓或完全性面神經(jīng)癱瘓的可能,只要未切斷面神經(jīng),幾個月后一般多能恢復。
(2)梨狀窩竇囊腫和瘺管手術時, 謹防喉上神經(jīng)外側支和喉返神經(jīng)損傷。
手術方法: 術前經(jīng)梨狀窩竇內插入Fogarty管,注入亞甲藍作引導。沿甲狀軟骨下緣一側作橫切口,沿著色的囊腫或瘺管向上分離,切斷肩胛舌骨肌上腹和胸骨舌骨肌。暴露和分離甲狀腺側葉上極,電灼切斷甲狀腺上動靜脈分支,保留主干,切斷胸骨甲狀肌向上牽引。部分切斷環(huán)甲肌和咽下縮肌,可見瘺管自甲狀軟骨下角下方或下角內下方進入咽部,在該處結扎、切斷瘺管。如瘺管下端進入甲狀腺側葉上極,需相應切除部分甲狀腺,然后切除全部瘺管。
二、預后
手術切除不徹底,可以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