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肺動脈隔缺損一般治療
一、治療
確定診斷反應施行手術治療。對已有明顯肺動脈高壓,但肺動脈壓仍低于主動脈壓,左向右分流的雜音仍較響者,應爭取盡早手術。肺動脈壓接近或超過主動脈壓、雜音很輕或已消失、靜止狀態(tài)或輕度活動即出現唇指紫紺、動脈血氧飽和度<90%、或肺總阻力超過10Wood單位者,已喪失手術時機,此時缺損已成為肺動脈高壓血流的“安全”減壓通道,如強行閉合手術,會促進右心衰竭,加速病情惡化。
手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切開心包顯露心臟、大血管后,探明主-肺動脈隔缺損的具體部位和情況。如缺損位置較高且為管道型,可用兩把弧形動脈鉗分別夾在管道兩側的主動脈和肺總動脈壁上,鉗間切斷管道,以無損傷性3-0合成纖維縫線,往返連續(xù)縫閉兩切端。大多數病人的缺損位置較低,其下緣鄰近主動脈瓣和冠狀動脈基部,當中幾無間隙,缺損呈窗形,則需在體外循環(huán)條件下(經股動脈插給血管),阻斷缺損遠端的主動脈,在主動脈和肺動脈之間切開間隔缺損處,先縫閉主動脈上的缺口,排盡左心室和主動脈內的氣體后,開放升主動脈阻斷鉗,恢復冠狀動脈灌注后,再縫閉肺動脈上的缺口。晚近有人采用在體外循環(huán)和阻斷升主動脈的條件下,切開肺總動脈,從肺動脈腔內縫閉缺損處,較為簡便實用。對缺損位置較高者,手術中應防止損傷右肺動脈,對缺損位置較低者,應防止傷及冠狀動脈。手術難度與危險性均較動脈導管未閉者大,據Stansel1977年統(tǒng)計,非體外循環(huán)條件下手術者,死亡率高達35%;采用體外循環(huán)方法者為14%。遠期效果視病人手術前是否已有肺血管繼發(fā)性病變及其程度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