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脂肪吸收不良一般治療
小兒脂肪吸收不良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1.原則
(1)給以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飲食。
(2)肌注補充足量的維生素A、D及K等脂溶性維生素防治其缺乏。
(3)因單糖類較易吸收,可給香蕉等含大量果糖的食物。
(4)對較重的患兒療效不好時應用全靜脈營養(yǎng),使腸道休息并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和熱量。
(5)病因治療:主要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如胰腺功能不足,可給內含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淀粉酶的藥品;乳糜瀉應限制進食麥類食物;牛奶或豆蛋白過敏者,則需停用相應食物;膽鹽缺乏除治療原發(fā)病外,如先天膽道閉鎖需手術治療,宜在飲食中加用中鏈三酰甘油以改善病兒的營養(yǎng)狀況,中鏈脂肪不需要通過膽鹽作用,能直接被小腸吸收,但長期使用,需注意有發(fā)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的可能。
2.靜脈營養(yǎng)
營養(yǎng)不良患兒引起的脂肪瀉,可先采用靜脈營養(yǎng),情況改善后,逐步增加飲食。脂肪吸收不良應通過胃腸外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同時伴其他營養(yǎng)素吸收不良者,也應設法補充,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B12、葉酸、鐵、鋅等,有貧血時可輸血,低蛋白血癥可輸血漿或人血白蛋白。
3.限制進食麥類食物
乳糜瀉應限制進食麥類食物。
4.抗生素
有些脂肪吸收不良與細菌作用有關,如小腸上部細菌過度繁殖,可使膽鹽分解,從而影響脂肪吸收;熱帶口炎性腹瀉一般認為與細菌或其代謝產物損害小腸吸收功能相關,均需采用適當抗生素治療。藍賈第鞭毛蟲感染宜用甲硝唑(滅滴靈)治療。
二、預后
以往患兒多死于嚴重并發(fā)癥,現積極的飲食管理,補充適量維生素、礦物質、已使預后大為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