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細胞計數 有白細胞增多和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2.淀粉酶測定 正常人血液中有兩型淀粉酶即唾液型和胰型,急性胰腺炎時升高的淀粉酶主要為胰型,目前臨床所用的快速拭子可抑制血清中唾液型淀粉酶而只測胰型淀粉酶,因而有很高的特異性。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開始上升,48h開始下降,持續(xù)幾天,血清淀粉酶超過正常的5倍可以確診本病。值得注意的是,血清淀粉酶的高低與患者的病情不一定平行,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淀粉酶可能低于正?;蛘#渌募膊∪缂毙晕改c穿孔、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腸梗阻時血清淀粉酶均可上升,但一般不超過正常的2倍。尿淀粉酶的升高較血清淀粉酶升高時間晚6h左右,且受患者尿量影響較大。
3.淀粉酶、內生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cr%) Cam/ccr%臨床正常值為1%~4%,急性胰腺炎時可由于腎臟對淀粉酶的清除增加而對肌酐的清除不變,引起此比值的增加,通??稍黾?倍。其他原因所致的血清高淀粉酶血癥時此值一般正?;虻陀谡?,但糖尿病酮癥和腎功能不全患者此比值可升高。
4.血清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的升高時間較血清淀粉酶的升高時間晚24h左右,持續(xù)時間比血清淀粉酶為長,多用于就診較晚的患者診斷時進行測定。
5.血清正鐵血白蛋白 患者有腹腔內出血時,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經一系列變化可形成正鐵白蛋白,可于起病后72h出現,陽性表明患者為重癥出血壞死性胰腺炎。
6.生化檢查 患者多有暫時性的血糖升高,多于3~5天后恢復正常。如果患者血糖持續(xù)升高超過10mmol/L,表明胰腺壞死嚴重,預后不好。臨床上化驗檢查轉氨酶和乳酸脫氫酶亦可常見升高,另外常有暫時性低血鈣,如患者血鈣低于1.75mmol/L并手足抽搐亦表明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如患者PaO2低于60mmHg,臨床要警惕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出現。
7.腹部平片 可排除其他急腹癥如穿孔等,亦可發(fā)現腸麻痹或診斷麻痹性腸梗阻。
8.腹部B超 B超對胰腺腫大、胰腺膿腫和胰腺假性囊腫有診斷意義,蛔蟲堵塞胰管時,胰管內可見實體性平行強光帶,后方不伴有聲影,實時動態(tài)觀察多未見光帶明顯蠕動。
9.CT CT檢查由于不受腸腔內氣體的影響,可清晰顯示胰腺及其周圍器官的病變,并可分辨水腫型和壞死型胰腺炎及其嚴重程度。
10.內鏡檢查 過去一度將急診內鏡檢查列為急性胰腺炎的禁忌證,目前這一觀點有所改變,內鏡檢查可以發(fā)現蛔蟲體堵塞胰膽管并能給予取出,對老年患者特別是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尤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