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檢查
1.內鏡檢查
診斷胃炎的主要方法。正常胃黏膜在胃鏡下呈粉紅色,光滑柔軟,有光澤。出現病變時,胃黏膜可呈紅斑或條狀紅斑、平坦或隆起(疣狀)糜爛、點狀或片狀出血、黏膜肥厚、黏膜顆粒狀、皺襞變平、血管透見等改變。
根據上述內鏡下胃黏膜表現,悉尼系統(tǒng)提出7種內鏡下胃炎的診斷,即:
①紅斑滲出性胃炎;
②平坦糜爛性胃炎;
③隆起糜爛性胃炎;
④萎縮性胃炎;
⑤出血性胃炎;
⑥返流性胃炎;
⑦皺壁肥大性胃炎?
上述診斷分類對胃炎的臨床診療具有指導意義。目前認為,根據內鏡下病變范圍(胃竇、胃體、全胃)及病變特性,可將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CSG)和萎縮性胃炎(CAG)。如同時存在平坦糜爛、隆起糜爛或膽汁反流,則診斷為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伴糜爛或伴膽汁反流。
內鏡胃炎的診斷書寫格式除表明胃炎類型、分布范圍外,對病因也盡可能加以描述。例如“淺表性胃炎伴糜爛,胃竇為主,H. pylori陽性”。這種分類簡單明了,并且突出了萎縮性胃炎與淺表性胃炎的不同,是屬于癌前病變的疾病的特性。
淺表性胃炎的主要內鏡表現為腫脹或水腫,失去光澤; 黏膜紅斑或紅白相間; 黏膜表面滲出物附著,脆性增加; 出現平坦或隆起糜爛、皺襞肥大等。
2. H. pylori感染的檢測
依據取材是否有創(chuàng),H.pylori感染的臨床診斷方法可分為無創(chuàng)和有創(chuàng)檢查兩大類,前者包括血清學方法、呼氣試驗和胃液PCR等。后者是指依賴胃鏡取材進行的形態(tài)學、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等檢查。微生物學方法包括細菌分離培養(yǎng)技術和生化鑒定,是診斷H.pylori感染的微生物學“金標準”,同時可以獲得諸如抗原制備、藥敏試驗、分型和致病性研究等所需的細菌,目前技術要求并不難,但操作繁雜,增加了工作量,測試時間長,并不作為臨床常規(guī)診斷手段。血清學方法主要為酶聯免疫吸附技術(ELISA)技術。
由于H.pylori菌體表面存在多種抗原組分如尿素酶、粘附素和鞭毛素成分等,因此可激發(fā)宿主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通過檢測IgG抗體可確認H.pylori感染狀況。由于H.pylori感染數周后血中才出現特異抗體,且血中抗體可長時間(>6個月)維持在陽性水平,故檢測結果不能作活動性感染的依據,陰性也不能排除感染的早期。
尿素酶依賴技術包括碳呼氣試驗(UBT)和快速尿素酶試驗,是臨床最為廣泛應用的檢測技術。由于H.pylori可產生尿素酶,后者分解胃液中的尿素產生二氧化碳與氨。利用這一原理,用13C或14C同位素標記尿素讓病人口服后在胃內可被H.pylori尿素酶分解,產生13CO2或14CO2,陽性患者可在呼出氣中檢測出13C或14C放射性活性。該法創(chuàng)傷性小,病人依從性好,結果客觀可靠,可作為僅次于細菌培養(yǎng)的診斷“金標準”。特別適合不愿行胃鏡檢查或除菌治療的隨訪。13C-UBT無放射性,安全性好。14C則有一定的的放射性,半衰期長達5000余年。
3.病理學檢查
胃炎分類的主要依據,主要用于評價H.pylori感染的程度、黏膜炎癥程度、腺體萎縮、腸化及不典型增生程度?;顧z取材主要是在胃竇、胃體及胃角取材,用于臨床建議取2~3塊,胃竇小彎1塊(和大彎1塊)和胃體小彎1塊。對可能或肯定存在的病灶要另取。
炎癥的評價指標包括: H. pylori感染、慢性炎癥、炎癥活動度、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等。慢性胃炎病理活檢要求對上述5種形態(tài)學變量進行分級,分成無、輕度、中度和重度4級。如有異型增生要注明,并分輕度、中度和重度3級。其他組織學特征如淋巴濾泡、小凹上皮增生、胰腺化生和假幽門腺化生等非特異性改變,或者肉芽腫、嗜酸性粒細胞浸潤、上皮內淋巴細胞浸潤和特異性病原體等出現時要注明。假幽門腺化生是胃底腺萎縮的指標,判斷時要核實取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