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檢查
1.血清腫瘤標記物
囊腺癌患者血清CAl9-9可能明顯升高,手術切除后下降,腫瘤復發(fā)、轉移,可再度升高,CAl9-9可作為囊腺癌術后檢測復發(fā)的指標。囊腺瘤患者,血CEA、CAl9-9基本正常。
2.囊液分析
術前或術中抽吸囊液做酶學、癌標和細胞學檢查有鑒別診斷價值。獲取囊液的途徑有B超引導下經皮細針穿刺、術中穿刺抽吸、ERCP時經十二指腸穿刺抽吸和腹腔鏡檢查并穿刺抽吸。
(1)細胞學檢查:
該方法對診斷黏液性腫瘤價值較大,若囊液涂片觀察到含有糖原的黏液或黏液細胞,即診斷黏液性囊性腫瘤。診斷黏液性囊腺瘤的敏感性54%~87%,黏液性囊腺癌50%~75%。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細胞即確診,由于腫瘤僅可能局部惡變,沒有陽性發(fā)現(xiàn)不能排除囊腺癌。約60%的漿液性囊腺瘤和有退行性變的囊性腫瘤囊液可能無脫落的上皮細胞,因此,當囊液呈炎性表現(xiàn)而無上皮細胞時并不能鑒別假性囊腫和囊性腫瘤。
(2)淀粉酶:
假性囊腫淀粉酶均升高,囊性腫瘤一般不與主胰管相通,囊液淀粉酶不升高,有一定鑒別意義。但是,當腫瘤的囊腔與胰管相通時,囊液淀粉酶可升高。Lewandrowski等報道的囊液淀粉酶,假性囊腫為543~36610U/L,囊性腫瘤為44~34400 U/L,其中43%淀粉酶水平與假性囊腫有重疊,只有當淀粉酶很低時才可能提示囊性腫瘤。故根據囊液淀粉酶鑒別假性囊腫與囊性腫瘤并不可靠。
(3)糖類抗原:
囊液中的腫瘤標記物不同于血清中的腫瘤標記,其特點是特異性明顯增高。多糖類抗原,如CEA、CAl5.3-CA72-4-CAl25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研究較多。Pinto等報道的囊液CEA水平,黏液性囊腺瘤為22ng/ml,黏液性囊腺癌為141ng/ml,明顯高于假性囊腫3.2 ng/ml和漿液性囊腺瘤8.2 ng/ml;Lewandrowski認為,當CEA>26ng/ml時,即提示為黏液性腫瘤,但不能鑒別良惡性。這并不重要,因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均需切除。CAl5.3-CA72-4鑒別黏液性囊腺癌的價值優(yōu)于CEA,CAl5.3>70U/L,診斷囊腺癌的特異性可達100%,CA72-4>70U/L,囊腺癌即能與囊腺瘤和假性囊腫相鑒別,CA72-4>150U/L時,診斷囊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達100%。
(4)相對黏稠度(RV):
Lewandrowski采用定量黏度計(Ostwald黏度計)測定囊液的RV,與正常血漿RV(1.4~1.8)比較,結果表明,當RV>1.63時,診斷黏液性囊腫的敏感性為89%,特異性為100%;如果RV<1.63,強烈提示非黏液性囊腫。此法最大優(yōu)點是測定迅速,適合術中使用。
3.胰液K-ras基因突變分析
半定量PCR方法檢測胰液的K-ras基因突變,43%的囊性腫瘤陽性。
4.腹平片
此類疾病10%~18%有細小的鈣化。腹部X線平片掃描常發(fā)現(xiàn)腫瘤壁有鈣化,估計約10%的胰腺漿液性囊腫的病人X線片上有腫瘤鈣化。漿液性囊腺瘤較黏液性囊腺瘤的鈣化率高。漿液性囊腺瘤常表現(xiàn)為位于中心的、線狀或弓狀的鈣化,其中10%位于中央星狀瘢痕中的鈣化常呈現(xiàn)出日光放射狀圖案,一旦出現(xiàn)這種特征性表現(xiàn),基本可以確診。黏液性囊腺瘤多表現(xiàn)為周邊鈣化。
5.超聲
對于顯示腫瘤內部結構、分隔情況及贅生物時優(yōu)于CT。
(1)漿液性囊腺瘤:
在聲像圖上常顯示囊腫和實質混合,當腫瘤由大量的極小囊腫(<2mm)構成時,仍呈均質實性表現(xiàn);如囊腫較大(5~20mm),則表現(xiàn)多房性,每個房緊密相連呈蜂巢樣結構。Fugazzola等認為,如超聲或CT上表現(xiàn)為蜂巢樣圖案時可以確診為漿液性囊腺瘤;中心強回聲伴聲影,則提示有鈣化。
(2)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
可表現(xiàn)為單房或多房,但多房者每個房的直徑相對較大,常有后壁增強效應。房內有時可見粗大不規(guī)則的乳頭狀贅生物由囊壁突入囊內。
6.CT
在顯示胰腺囊腫的鈣化位置、囊壁厚度及血液循環(huán)方面優(yōu)于超聲。平掃CT上根據腫瘤結締組織含量,其密度介于水和肌肉之間,但漿液性囊腺瘤常顯示為均質性低密度團塊,CT值10~16Hu,可呈分葉狀,有時可見鈣化點及星芒狀的鈣化。由于漿液性囊腺瘤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因此,增強掃描后??梢姷侥[物呈彌漫均質性或局部相對增強,邊界清楚以及顯示出蜂巢樣或放射相互交織的間隔。Warshaw發(fā)現(xiàn)僅有50%的漿液性囊腺瘤在CT上表現(xiàn)為多發(fā)的小囊腫,而星芒狀的鈣化僅占11%的病人。黏液性囊腺瘤CT平掃常顯示較大的單房厚壁囊腫,其密度接近于水,界限清楚。囊內有時可見直線狀或弧形的薄的分隔,亦可以多囊的形式出現(xiàn),并可見由囊壁向腔內生長的低密度贅生物。在較大的囊壁上可見沿囊壁生長的子囊。增強掃描尤其是動態(tài)大劑量造影時,可見囊壁、贅生物及囊內間隔均有所增強。黏液性囊腺癌同黏液囊腺瘤,但有腫瘤的浸潤和遠處轉移。
7.MRI
漿液性囊腺瘤在MRI上均顯示出環(huán)繞腫物的結節(jié)狀邊界,特別是在T2加權像上。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由于T2加權像正常胰腺和囊內液體之間有較大的反差(液體的T2弛豫時間長于正常胰腺)。瘤內可見分隔。在T1加權像上腫瘤表現(xiàn)為均勻一致的低密度,而在T2加權像上表現(xiàn)為均一的高密度。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表現(xiàn)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腫物,可見其內部分隔;且清晰度高于CT。構成腫瘤的各房之間密度在T1和T2加權像上均不相同,亦可見大的乳頭狀贅生物突入囊內。造成各房之間密度不一的原因可能與囊內出血,囊液內蛋白質含量,腫瘤內囊實性成分之間的比例等原因有關,雖非特異表現(xiàn),但對鑒別有幫助。
8.血管造影
漿液性囊腺瘤有豐富的血管網,因此,造影片上可表現(xiàn)為由腹腔或腸系膜血管供給的粗大的滋養(yǎng)血管、引流靜脈、均質的腫瘤染色及偶見的動靜脈分流。黏液性囊腺瘤常表現(xiàn)為一個無血管區(qū),周圍有血管包繞。這主要與此類腫瘤以囊性成分為主有關。有輕度的腫瘤染色以及囊壁或乳頭內小的新生血管區(qū)。動脈鞘的出現(xiàn)被認為是惡性腫瘤的表現(xiàn)。無論是漿液性囊腺瘤還是黏液性囊腺瘤都可造成脾靜脈的移位、受壓和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