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檢查
1.血液檢查
如并發(fā)感染末梢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常有血紅蛋白降低等表現(xiàn)。
2.肺活檢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術(shù)中行肺活檢有助于對其預后的判斷,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不僅使手術(shù)治療的并發(fā)癥和死亡率增高,而且也是決定手術(shù)遠期療效的主要因素。
3.心電圖
肺動脈壓升高使右心室負荷過重,久之引起右心室,右心房肥厚,心電圖改變可反映肺動脈高壓程度,顯示右心室及右心房增大圖形,包括心電軸右偏,肺型P波,V1~V3大R波,T波倒置與ST段降低,當心電圖示右心室肥厚則平均肺動脈壓已超過30mmHg,但不同病因可不一致,如房間隔缺損當肺動脈壓達25mmHg即顯示右室肥大圖形,而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通常要超過35mmHg,原發(fā)性肺動脈高壓超過40mmHg才能出現(xiàn)右室肥大圖形。
4.X線檢查
(1)心臟改變:右心房,右心室擴大,肺動脈段“圓錐部”膨突,右前斜位胸片圓錐高度≥7mm,主動脈結(jié)縮小。
(2)右下肺動脈干擴張:正常右下肺動脈干寬度為(12.1±1.2)mm,>15mm為異常,其擴張程度與肺動脈高壓相關,右下肺動脈橫徑與氣管橫徑比值≥1.07。
(3)肺門陰影增寬:肺門與胸廓比正常為(34±4)%,其值增加與肺動脈壓升高相關(相關系數(shù)0.74)。
(4)心胸比率增大:正常心胸比率<0.5,肺動脈高壓時心胸比>0.5。
(5)中心肺動脈擴張:外周分支細小,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6)不同病因X線改變的差異:
?、俜窝髁吭黾铀路蝿用}高壓肺動脈段變直或突出:肺動脈段基底與最突出處垂直距離≥3mm,肺動脈段基底線延長>60~70mm,分支血管擴張迂曲,肺血增多,肺靜脈影正常。
?、诜蚊氀芎笞枇υ黾覺線特點:肺動脈段突出,大的肺靜脈血再分配,下肺野靜脈血管變細,上肺野正?;蜃兇?,右下肺動脈橫徑增寬,出現(xiàn)間隔線(Kerley’s B)及含鐵血黃素沉著陰影。
?、勖氀芮白枇υ黾覺線特點:肺動脈段明顯突出,肺門血管擴大,外周血管纖細或殘根狀,肺靜脈影正常。
5.超聲心動圖
超聲心動圖檢查對肺動脈高壓比X線更敏感,其敏感性52%,正確性85%,故能較早期發(fā)現(xiàn)右室壁肥厚及右心腔,心血管擴大,主要指標:
?、俜蝿用}瓣回聲曲線“a”波消失,其敏感性82.35%。
?、谟倚氖沂鎻埰趦?nèi)徑增加(>20mm)。
?、凼议g隔厚度增加,與左室后壁呈同向運動。
?、芏獍瓿跏奸_放斜率下降。
?、莘蝿用}瓣回聲曲線收縮中期切跡,其敏感性94.12%。
?、抻沂疑溲捌?RVPEP)延長,右室射血期(RVET)縮短,因此RVPEP/PVET比值增加。
近年,用超聲多普勒估計肺動脈壓取得不少可喜的經(jīng)驗已作為診斷肺動脈高壓的重要手段,利用多普勒效應顯示血流方向和速度,提供心臟和大血管內(nèi)血流的時間與空間信息,用其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評估肺動脈壓是目前最理想的無創(chuàng)性定量化診斷肺動脈高壓的方法:
?、俜蝿用}血流加速時間(AT)與肺動脈收縮壓(SPAP)和平均肺動脈壓(MPAP)相關(r=0.80)。
?、谟沂伊鞒龅姥骷铀贂r間(ACT)與平均肺動脈壓相關(r=0.63~0.88)。
③三尖瓣血流速率(TR)與三尖瓣壓差(TG)與肺動脈收縮壓(SPAP)相關(r=0.77~0.94)與肺動脈舒張壓(DPAP)相關(r=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