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發(fā)病機制多傾向于攻擊因素-防御因素失衡學說,當胃粘膜的攻擊因素增強
和(或)防御因素削弱則可形成潰瘍。
重要的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與阿司匹林(ASA)或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
(NSAIDs)的使用。
1.致消化性潰瘍的有害因素
基本因素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1)胃酸:
胃酸增高的原因:
A.促胃泌素:人促胃泌素G17(胃竇部最高)或G34(十二指腸最高)增加。
B.十二指腸潰瘍(DU ) 病人的壁細胞對胃泌素刺激敏感。另外,基礎胃酸
分泌量分泌的緊張度增加,敏感性也增加。
C.壁細胞數(shù)量增加: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為1.8 x 109(增加1倍多),潰瘍病人
為0.8 x 109 (接近正常)。
D.其他因素: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旁分泌等因素。
胃酸分泌隨著年齡改變而變化,小兒出生時因有母體胃素,因此胃液呈堿
性,2天后母體胃泌素減少,胃酸降低,所以新生兒在出生2天后就可發(fā)生
急性胃潰瘍、胃穿孔。
胃酸分泌隨年齡增加,年長兒消化性潰瘍較嬰兒多。
2)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須有足夠的酸,使pH達到3以下才能激活胃蛋白酶,胃
酸與胃蛋白酶共同作用產(chǎn)生潰瘍,但胃酸是主要因素。
小兒出生時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極微,以后緩慢增加,至青春期達到成人
水平。
3)幽門螺桿菌(Hp)感染:
抑制Hp使原發(fā)性消化性潰瘍愈合率增加,消除Hp以后潰瘍復發(fā)率顯著下
降。
二、發(fā)病機制
1.Hp菌株種類
具有細胞空泡毒素(CagA、VagA)的Hp菌株感染,使患潰瘍的
機會增加。
2.宿主的遺傳易感性
O型血的人及血型物質不分泌型者發(fā)生率高。
3.炎癥反應
中性粒細胞引起氧化反應。Hp表面蛋白質激活單核細胞和巨
噬細胞,分泌IL-1、TNF,合成血小板激活因子而產(chǎn)生嚴重的病理反應。
4.酸分泌反應
導致胃竇部炎癥,使胃竇部胃泌素釋放增加,生長抑素分
泌下降而致胃酸分泌增加。
5.引起十二指腸的胃上皮化生
使十二指腸碳酸氫鹽分泌降低,胃酸分泌
增加。
另有人認為Hp產(chǎn)生的細胞空泡毒素在胃液中釋放與激活,通過幽門到腸
管,活化的空泡毒素在未被腸內(nèi)一些蛋白酶消化前,即引起十二指腸上皮
細胞空泡形成,于是在十二指腸缺乏Hp存在的條件下,導致十二指腸潰
瘍。
6.膽汁酸鹽
在胃竇或十二指腸發(fā)生動力紊亂時,膽汁反胃,引起胃黏膜損傷,特別是
膽汁和胰液在十二指腸互相混合生成溶血卵磷脂,后者破壞胃黏膜屏障,
使氫離子反向彌散而損害胃黏膜。
現(xiàn)認為膽汁中主要是膽汁酸(膽鹽)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原理:
A.增加胃內(nèi)氫離子的反向彌散和降低黏膜電位差
B.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致使胃黏膜血管擴張,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
加。使黏膜水腫、出血、發(fā)炎、糜爛,容易發(fā)展成潰瘍。
7.藥物因素
較重要的藥物有3類:
1)阿司匹林(ASA);
2)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s),如吲哚美辛、保泰松;
腎上腺皮質激素。
作用特點:
小劑量時可致血小板功能障礙,稍大劑量可引起急性淺表性胃黏膜糜爛致
出血。
ASA/NSAIDs致胃潰瘍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藥物直接損傷胃黏膜,使氫
離子逆向彌散增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
黏膜血液供應障礙,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
8.遺傳因素
1)具有家族史。
十二指腸潰瘍更明顯。家族發(fā)病率1級家屬>2級家屬>3級家屬。另外,男性
多于女性。
O型血者較多發(fā)生PUD、潰瘍伴出血、穿孔,且癥狀較嚴重,多發(fā)生合并
癥。
2)人類白細胞抗原HLA中HLA-DQAl*03基因與十二指腸潰瘍有關。
3)對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蛋白酶原(PG)分泌的PGⅠ在血清含量高,并
可遺傳。
9.食物因素
食米區(qū)發(fā)病率較食面區(qū)高。
飲食習慣不良,如亂吃冷飲等,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傷。
10.精神因素
人胃黏膜隨人的情緒變化而出現(xiàn)不同的反應。當機體處于精神緊張或應激
狀態(tài)時,胃酸分泌增加,胰腺分泌下降,胃的排空率明顯下降。
三、防御
1.胃黏膜屏障作用
胃黏膜屏障是由黏膜表層上皮細胞的細胞膜及細胞間隙的緊密連接所組
成。表面覆蓋一層由黏膜上皮細胞及胃隱窩處頸黏膜細胞分泌黏液,使其
下面的黏膜與胃腔內(nèi)容物隔離,阻擋氫離子及胃蛋白酶的損害。
黏膜抵抗氫離子反滲的作用過程:
1)維持胃液中氫離子濃度與胃壁組織液中氫離子濃度的梯度差。
2)抵擋氫離子逆向彌散及其他有害物質對黏膜的損害。
3)上皮和黏膜/黏膜下血循環(huán)營養(yǎng)黏膜,并促進愈合。
2.碳酸氫鹽分泌
胃和十二指腸黏膜近端分泌小量碳酸氫鹽進入黏膜層,中和黏膜層表面的
酸,抵擋氫離子的逆向彌散。
3.胃黏膜血液供應與上皮細胞再生能力
胃、十二指腸黏膜層血液供應充足,及時向黏膜細胞輸送營養(yǎng)物質及清除
代謝產(chǎn)物,使上皮細胞及時更新。
當胃黏膜供血不足,黏膜缺血壞死,細胞再生更新延緩時,則有可能形成
潰瘍。
4.表皮生長因子
表皮生長因子(EGF)在胃腸道內(nèi)與胃黏膜的特異受體結合而發(fā)揮細胞保護作
用。給消化性潰瘍病人口服EGF后,可促進潰瘍愈合。
作用機理可能與EGF參與胃黏膜上皮細胞再生的調節(jié),刺激消化道黏膜DNA
合成,促進上皮再生與痊愈及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多有關。
5.前列腺素作用
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及釋放內(nèi)源性前列腺素(PG),主要是PGE2;
PGE2具有細胞保護作用,即防止各種有害物質對消化道上皮細胞損傷和酸
壞死。
1)主要作用:
?、俦Wo胃黏膜免遭有毒物質的損害。
?、跍p少非甾體抗炎藥物所致消化道出血。
2)作用機理:
?、俅偈刮葛つど掀ぜ毎置陴ひ杭癏CO3-。
?、谝种苹A胃酸及進餐后胃酸分泌。
?、奂訌婐つさ难貉h(huán)和蛋白質合成。
?、艽龠M表面活性磷脂的釋放,從而加強了胃黏膜表面的流水性。
⑤清除氧自由基。
四、發(fā)病特點
十二指腸潰瘍多位于球部,以大彎和前壁多見,潰瘍表面一般不超過1cm。
胃潰瘍可見于胃竇、體和底部,以角切跡和胃竇多見。
損傷的深度可達黏膜肌層,而糜爛只限于黏膜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