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yǎng)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胸腺瘤(胸腺瘤 )

別名: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外科手術治愈率約為65%
多發(fā)人群:
所有人群
發(fā)病部位:
胸部
典型癥狀:
胸痛 消瘦 胸骨后疼痛 乏力 無力
并發(fā)癥:
重癥肌無力 腎病綜合征
是否醫(yī)保:
掛號科室:
心胸外科 腫瘤科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胸腺瘤是怎么回事?

  一、病因

  1、胸腺上皮細胞(30%)

  起源于胸腺上皮細胞或淋巴細胞的胸腺腫瘤最為常見占胸腺腫瘤的95%在整個縱隔腫瘤中排次第1~3位絕大多數胸腺瘤在組織細胞學上呈良性表現,但其中一部分在生物學行為上呈侵襲性生長,屬于惡性胸腺瘤惡性胸腺瘤還包括胸腺癌,即組織細胞學表現呈典型的惡性特征。

  2、周圍器官的壓迫(30%)

  像任何縱隔腫瘤一樣,胸腺瘤的臨床癥狀產生于對周圍器官的壓迫和腫瘤本身特有的癥狀--合并綜合征。小的胸腺瘤多無臨床主訴,也不易被發(fā)現。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時,常有的癥狀是胸痛、胸悶、咳嗽及前胸部不適。胸痛的性質無特征性,程度不等,部位也不具體,一般講比較輕,常予對癥處理,未做 進一步檢查。癥狀遷延時久,部分病人行X線檢查,或某些病人在體查胸透或攝胸片時發(fā)現縱隔腫物陰影。

  3、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征(10%)

  被忽略診斷的胸腺瘤此時常生長到相當大體積,壓迫無各靜脈或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征的表現。劇烈胸痛,短期內癥狀迅速加重,嚴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積液所致呼吸困難,心包積液引起心慌氣短,周身關切骨骼疼痛,均提示惡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可能。

  二、發(fā)病機制

  多數胸腺瘤呈膨脹性生長,有完整包膜,即使瘤體較大,也容易完整切除。30%~60%的胸腺瘤呈浸潤性生長??芍苯忧址钢車M織和器官,如縱隔胸膜、心包、肺、大血管及神經,向頸部延伸侵及甲狀腺,向下通過主動脈裂孔播散到膈下肝、腎及腹腔血管周圍。胸腺瘤的淋巴道轉移相對較少,可能受累的淋巴結依次是縱隔淋巴結、肺門淋巴結、頸部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腋窩淋巴結、肝門和腸系膜淋巴結等。血行轉移更為少見,轉移的靶器官和組織依次為肺、肝、骨、腎、腦、脾、腎上腺、乳腺和卵巢等。病理特征:所有胸腺瘤均起源于胸腺上皮細胞。僅有4%的胸腺瘤是由單一的胸腺上皮細胞組成,絕大多數胸腺瘤是胸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混合組成的。

  1、肉眼檢查

胸腺瘤的體積變化不一,可1.5~25cm,以5~8cm多見。重量為10~1750g,通常在20~200g為多。顏色為深褐色或灰紅色,外形多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表面常為結節(jié)狀,良性者包膜完整,與周圍無粘連。惡性者浸潤性生長,包膜不完整,表面粗糙,可累及胸膜、心包、大血管。腫瘤質地軟,半數以上包膜外附有殘存退化胸腺脂肪組織。腫瘤腫瘤多數為實質性,切面為分葉狀,有明顯的灰白色纖維組織間隔。切面灰紅色或灰白色,呈粗或細顆粒狀,常伴有出血或囊性變。囊的大小不等,由0.2cm之微囊到直徑10cm左右的大囊,甚至瘤體的大部分為囊變者也不少見。一般囊壁薄而光滑,內含清液或血性液??山洺R姷礁鞣N退行性變。如出血、鈣化和囊性變等。除了整個胸腺組織已被胸腺瘤組織所取代外,絕大多數胸腺瘤與正常胸腺組織相接壤。

  2、鏡下結構

Victor和Thomas研究證明,所有胸腺瘤均衍生于胸腺上皮細胞,其上皮成分可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來確認。

  1)上皮細胞型:

  占胸腺瘤的27%~34%。以上皮細胞為主組成。上皮細胞大小不一,形態(tài)變化較復雜。有圓形、卵圓形或梭形,胞質淡而透亮為嗜伊紅染色或嗜雙色染色,細胞邊界多不清楚。細胞核染色質均勻,核仁明顯,其形態(tài)較為規(guī)則,核膜清晰。細胞有成群聚集的習性,排列呈片狀、巢狀、條索狀、線網狀、裂隙狀或假菊形團等多種形態(tài)。血管較豐富,瘤細胞團被纖維組織所包繞,內有分散、數量不等的淋巴細胞。電鏡下可見上皮細胞的張力原纖維和橋粒等特征。上皮細胞型胸腺瘤無惡性腫瘤的細胞學特性,僅有2%的上皮細胞型胸腺瘤發(fā)生非典型改變,呈多形性,核與胞質比例增加,核染色質深密,核仁可見少量分裂象,此型常見浸潤性生長并偶見瘤內壞死區(qū)。

  2)淋巴細胞型:

  占20%~27%。主要成分為淋巴細胞,淋巴細胞的體積較小,圓形,細胞核較大呈網狀,核仁不清,發(fā)育成熟且沒有非典型性表現。呈彌漫性增生或結節(jié)狀增生,時見淋巴生發(fā)中心。小葉間隔多少不一,其中有散在或灶性、巢狀的上皮細胞。常見哈氏小體和微小鈣化。血管較豐富,瘤內有時可見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明顯增生。胸腺瘤中的淋巴細胞對單克隆和多克隆抗血清標記物的反應與正常胸腺組織中的淋巴細胞是一致的,沒有惡變的征象。

  3)混合型:

  占40%~55%。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數量大致相等,呈彌漫性混合或結節(jié)狀混合,或兩種細胞成分呈區(qū)域性分布,分界明顯。常常在一個腫瘤的不同切面可見其細胞形態(tài)成分很不一致。間質中結締組織可明顯增生。

  4)梭形細胞型:

  占2%~4%。不少學者認為其為上皮細胞的變異型。細胞和細胞核均呈梭形,排列緊密,有時呈漩渦狀或柵欄狀。血管較豐富。常與上皮細胞混雜存在,兩者有移行關系。電鏡下可見橋粒連接。胸腺瘤的病理組織類型與分期無直接關系。然而,梭形細胞型大多包膜內生長,而上皮細胞型易包膜外浸潤生長,因此多數文獻報道,上皮細胞型胸腺瘤以Ⅱ、Ⅲ期多見。胸腺瘤在各分期中所占的比例,多數文獻報道:2/3的胸腺瘤為Ⅰ期,不到1/3的胸腺瘤為Ⅱ~Ⅲ期。

胸腺瘤相關醫(yī)生

更多>

  • 曾繼宗,主任醫(yī)師
    曾繼宗 主任醫(y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yī)院 腫瘤科

    擅長疾?。?/span> 普外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 王慶平,主任醫(yī)師
    王慶平 主任醫(y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yī)院 腫瘤科

    擅長疾?。?/span> 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治,對腹部腫瘤胃癌、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 蘇長青,主任醫(yī)師
    蘇長青 主任醫(yī)師
    未開通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 腫瘤科

    擅長疾?。?/span> 腫瘤學

  • 吳敏,主任醫(yī)師
    吳敏 主任醫(yī)師
    未開通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擅長疾?。?/span> 各種細胞類型肺癌的治療;腫瘤熱療;乳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治療;纖支鏡診斷治療。

胸腺瘤相關醫(yī)院

更多>

相關醫(y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yī)師

    著名中醫(y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副院長,醫(y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y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yè)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癥及疑難雜癥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y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余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y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陜西人。1985年畢業(yè)于新疆醫(yī)學院醫(yī)療系,學士學位。畢業(yè)后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yī)師

    1965年畢業(yè)于新疆醫(yī)學院臨床醫(y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qū)優(yōu)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