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水腫出現前已有營養(yǎng)不良癥狀,如生長發(fā)育落后,肌肉消瘦、松弛,蒼白無力,怕冷,精神不振或易激動,先貪食,后厭食。如果食物中長期缺乏蛋白質,則逐漸出現水腫,但在瀉痢患兒亦可短期內出現水腫,最短者僅十余日。水腫是本病主征,兩側對稱,先見于下肢,尤以足背為顯著。病程較久者股部、腰骶部、外生殖器,甚至手背及臂,均見顯著的凹陷性水腫。嚴重病例可于腹壁、顏面、眼瞼以及結膜等處發(fā)生水腫。面部水腫大都為浮腫而不見凹陷現象。下肢的水腫顯著,與胸背及上肢的瘦削相比,適成對照。腹水及胸腔積液僅偶見于極重病例。嬰兒時期的輕度水腫,往往因皮膚彈力很好,不易認識,須注意體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長幾百克,是水腫的可靠標志。
其它癥狀 :常表現一般虛弱和精神抑郁,并缺乏抗感染的能力。皮膚干燥發(fā)涼,有鱗屑,或呈雞皮狀,失去彈性,易生褥瘡,傷口愈合也緩慢。毛發(fā)干燥變黃,并易脫落。指甲生長遲緩。尿量減少。脈搏與血壓減低,心電圖各波的電壓都低下。
(1)心源性水腫:在右心功能不全、滲出性或縮窄性心包炎時,因體循環(huán)的靜脈壓增高及毛細血管濾過壓增加而引起水腫。心源性水腫的特點是首先發(fā)生于下垂部的水腫,常從下肢逐漸遍及全身,嚴重時可出現腹水或胸水。水腫形成的速度較慢。水腫性質堅實,移動性較小。心源性水腫診斷的主要依據是心臟病病史和體征。測定靜脈壓明顯升高是診斷的重要佐征。
(2)肝源性水腫:肝硬變在腹水出現前常有下肢輕度水腫,首先發(fā)生于足踝部,逐漸向上蔓延。頭面部及上肢常無水腫。嚴重時出現腹水、胸水。各種慢性肝臟病病史以及肝功能損害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等均為診斷的依據。
(3)藥物性水腫:是指臨床上應用某些藥物而引起的體液平衡紊亂,體液潴留于組織間隙而出現全身或局部腫脹。
(4)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腫:①粘液性水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當病情嚴重時,由于皮膚被粘蛋白和粘多糖浸潤,產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腫,稱為粘液性水腫。常在顏面和脛骨前發(fā)生。②藥物性水腫:應用某些藥物后可引起水腫,其特點為用藥后出現輕度水腫,停藥后逐漸消退。較常見的藥物為腎上腺皮質激素、睪丸酮、雌激素、胰島素等,蘿芙木、硫脲及甘草劑量過大等也可引起水腫。③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也為水腫的常見原因之一,其特點為月經前7~14 天出現眼瞼、踝部及手部輕度水腫,可伴有乳房脹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經后排尿量增加,水腫及其他神經官能癥狀逐漸消退。④特發(fā)性水腫:主要表現在身體下垂部位,多見于成年肥胖婦女,常與情感、精神變化有關,伴疲倦、頭昏、頭痛、焦慮、失眠等神經衰弱表現,立臥位水試驗為陽性。
平時應注意合理喂養(yǎng),特別在斷奶后必須供給一些蛋白質食物如雞蛋、雞血、豆粉、豆腐、魚粉等。新鮮蔬菜為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必須補充。增強體質,避免各種感染的發(fā)生。在慢性感染或消化系疾病的治療期中,應注重熱量和蛋白質的供給。例如,對于嬰幼兒腹瀉或患慢性痢疾的病兒,不能只見大便次數較多就無止境地禁食。應加強衛(wèi)生宣教,防止饑餓,尤其在農村,應結合當地生產情況指導嬰兒的喂養(yǎng)及補充輔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