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胃病

  藥物性胃?。℅astropathyofDrugs)是藥物引起胃的不良反應,約占藥物性副作用的1/3。許多口服藥物可引起胃部不適,但有時雖非口服給藥,亦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胃部不適。

目錄
1.藥物性胃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藥物性胃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藥物性胃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4.藥物性胃病應該如何預防 5.藥物性胃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藥物性胃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藥物性胃病的常規(guī)方法

1藥物性胃病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藥物性胃病的發(fā)病機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1、藥物干擾胃粘膜上皮細胞合成粘蛋白,影響胃粘液的質(zhì)和量;抑制粘膜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粘膜上皮細胞正常增生、更新及肉芽組織形成,使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壞、更新及肉芽組織形成,使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壞,修復障礙,而致胃粘膜糜爛、形成潰瘍。

  2、影響胃粘膜腺體正常分泌,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有些藥物使血小板減少,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凝血酶原而致上消化道出血。

  3、有些藥物對胃粘膜有刺激、腐蝕作用,如氯化鉀及鐵鹽等。有些藥物影響胃腸運動功能及胃粘膜的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等,而損傷胃腸正常功能。

2藥物性胃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藥物性胃病易發(fā)生胃潰瘍或胃炎、消化道出血等,具體如下:

  1、胃潰瘍

  慢性胃炎容易并發(fā)潰瘍病,潰瘍一般是在胃炎的基本上發(fā)生的,胃潰瘍的發(fā)病與飲食,職業(yè),吸煙,遺傳等因素有關,而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或膽汁返流等,是可造成胃酸分泌增多及破壞胃黏膜屏障,也會在發(fā)生胃炎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潰瘍。

  2、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消化性潰瘍也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潰瘍病治療不及時,或暴飲暴食,酗酒,勞累過度以及不合理用藥,都可使而破裂出血。

  3、急性穿孔

  急性穿孔是指潰瘍深達肌層及漿膜層而突然穿破胃壁,導致胃或十二指液流入腹腔,而造成彌漫性腹膜炎。

  4、幽門梗阻

  十二指腸或幽門管潰瘍因炎癥,水腫,幽門痙攣,胃黏膜垂或瘢痕收縮造成的幽門狹窄,食物通過阻礙者,稱為幽門梗阻。

  5、胃切除后膽汁反流性胃炎

  胃切除后膽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胃切除術(shù)后,由于幽門功能不全以致膽汁反流而并發(fā)的胃炎。

3藥物性胃病有哪些典型癥狀

  藥物性胃病的臨床表現(xiàn)因用藥種類、劑量以及是否聯(lián)用刺激性胃藥等而有不同,但主為胃部受刺激、胃粘膜屏障遭受不同程度損害致之胃部癥狀,重者發(fā)生胃潰瘍與出血。

  1、解熱鎮(zhèn)痛藥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保泰松、布洛芬等,易引起上腹疼痛不適、重者上消化道出血,胃鏡檢查常有胃粘膜炎癥、糜爛及潰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見于成人,偶見于嬰幼兒。

  2、抗生素類

  許多口服抗菌藥如四環(huán)素類、紅霉素、甲硝唑、呋喃類等,口服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痛、食欲下降,加重消化性潰瘍甚至出血;Bralow等報告口服青霉素后,除產(chǎn)生一般胃腸癥狀外,尚可發(fā)生急性腹痛及胃腸出血。靜脈注射紅霉素、二性霉素、絲裂霉素等,亦可出現(xiàn)胃腸癥狀,偶有發(fā)生消化道出血者。多粘菌素對胃粘膜上皮細胞毒性較大,可造成胃粘膜局部缺血、促進組織胺釋放,形成胃炎、胃粘膜損傷。

  3、抗腫瘤藥物

  如氨甲喋呤、6-疏基嘌呤、5-氟脲嘧啶類等,刺激胃腸粘膜產(chǎn)生彌漫炎癥,粘膜腫脹、糜爛或形成潰瘍等,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納差癥狀,形成胃炎或胃潰瘍。

  4、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類

  包括ACTH、各種糖皮質(zhì)激素,均可誘發(fā)胃腸形成潰瘍,或使?jié)儚桶l(fā)、惡化。Boland報道以強的松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消化性潰瘍發(fā)生率達37%。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引起的胃腸道潰瘍,又稱類固醇潰瘍(SteroidUlcer),臨床癥狀與一般消化性潰瘍略有不同。疼痛無明顯規(guī)律性,常為隱襲發(fā)生,待病變已很嚴重,甚至出血、穿孔才被發(fā)現(xiàn),此因皮鞋質(zhì)激素使疼痛感受閾增高,炎癥反應降低之故。因之,在用藥前及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胃腸反應,特別是原有潰瘍者,更應慎重。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應避免與水楊酸鹽、解熱鎮(zhèn)痛藥及抗藥物并用。用藥期間不宜飲酒,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潰瘍病膳食,必要時可并用制酸、抗?jié)儾∷幬铩?/p>

  5、其他藥物

  交感神經(jīng)阻滯劑如降壓靈、胍乙淀等可促進胃酸分泌,增加胃腸蠕動,而易發(fā)生胃潰瘍。酚妥拉明、酚拉唑啉等,具有組織胺樣作用,可加劇胃潰瘍癥狀。組織胺類藥物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經(jīng)常應用可引起潰瘍病或使原有潰瘍病加重。口服降糖藥如甲磺丁脲、注射胰島素,均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增高,而易生潰瘍病。培他定(抗眩定)系H1-受體激動劑,有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潰瘍作用。此外,大劑量應用煙酸、維生素B6,可促進組織胺釋放;咖啡因、甲狀腺素、氨茶鹼、雌激素、巰甲丙脯酸等,均有造成胃部癥狀,促進胃潰瘍形成及發(fā)生出血的可能。

4藥物性胃病應該如何預防

  引起藥物性胃病的藥物很多,因此預防很關鍵。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用藥前了解患者有無潰瘍病及其他胃病史、有無肝病。

  2、用藥應有明確指征,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應慎重。

  3、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解熱鎮(zhèn)痛藥、抗生素類藥,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胃部癥狀。

  4、有些藥選擇安全劑型,如服鉀宜用水劑,長期服阿司匹林,應用腸溶劑。

  5、盡量不要多種藥品同時服用,特別是對胃部有刺激的藥物。

5藥物性胃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藥物性胃病診斷的主要條件為在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胃部癥狀,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纖維胃鏡檢查,可見胃粘膜廣泛充血、多處糜爛、出血點、淺表潰瘍,有時見到胃內(nèi)有活動性滲血表現(xiàn)。病變多位于胃體,少數(shù)累及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腸。病變部位組織活檢,常有炎癥細胞浸潤、粘膜淺表壞死、出血等。

6藥物性胃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藥物性胃病患者宜吃保護胃黏膜、堿性、富含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食物。忌吃酸性、辛辣刺激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米粑。藥物性胃病患者也可以通過以下食療方法很好的改善癥狀:

  1、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進食。以一日三餐為主,要選擇容易消化的飲食,避免吃堅硬、生冷、粗糙含纖維過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每餐不可過飽,少吃零食,以免增加胃的負擔。

  2、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肉類、魚蝦、豆腐、豆?jié){及綠色蔬菜,以增加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有利于胃黏臘修復。

  3、減少對胃黏臘的損傷。進餐時宜細嚼慢咽,使食物磨碎并與唾液充分混合。既有助消化又減輕胃的負擔,保護了有病的胃黏臘。

  4、胃酸少者,應經(jīng)常吃一些酸味食物。慢性萎縮生胃炎、胃酸過少的患者,可吃一些如酸牛奶、醋煮的菜肴以及酸性水果(山楂、蘋果、桔子、草莓)等,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加食欲。

  5、胃酸過多者,應書忌食容易產(chǎn)生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點、紅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濃茶、咖啡、酒類、濃肉湯等??啥喑蕴K打餅干,以中和胃酸。有明顯腹脹時,應盡可能不吃或少吃易產(chǎn)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伴有貧血的病人,應多食含鐵豐富的肝、腎、瘦肉、動物血、黑木耳及綠色蔬菜。

  6、減少食物對胃的不良刺激,忌煙酒,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長期進食過熱過酸及熏烤食物。

7西醫(yī)治療藥物性胃病的常規(guī)方法

  藥物性胃病為胃部受刺激,胃粘膜屏障遭受不同程度損害致之胃部癥狀,重者發(fā)生胃潰瘍與出血。治療方法主要為盡早停藥,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減少刺激性食品。對癥治療,保護胃粘膜如口服氫氧化鋁凝膠,每次10~15ml,每日3~4次,或服用硫糖鋁、H2-受體阻滯劑及洛賽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