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性眼眶骨折一般治療
1.爆裂性眼眶骨折西醫(yī)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非手術治療的指征:
①牽拉試驗陰性。
②無眼球內(nèi)陷。
③X線片和CT片示骨折未破壞眼眶結構。這3項中有任何1項,患者即可以不需手術。
④如果眶底骨折合并有眼球穿透傷、視網(wǎng)膜中央動脈栓塞和累及黃斑的外傷視網(wǎng)膜脫離等,均不宜行早期眼眶手術,應在處理眼球本身的外傷后4~6個月再進行眼眶手術。
(2)藥物治療:
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給予止血藥物,如對羧基芐胺(PAMBA)0.1~0.3g加入25%~50%葡萄糖水中靜脈注射,應用三七片、云南白藥等??诜娔崴?0mg/d,促進水腫消退。
(3)眼球轉動訓練:
轉動訓練的目的是使嵌頓的眼外肌和軟組織逐步脫離骨折孔,一般在局部水腫消退1周后開始。方法有如下2種:
①強迫眼球轉動訓練:即在眼球表現(xiàn)麻醉下,用有齒鑷夾住角膜上緣處做上轉或下轉強迫轉動,隔天1次,每次10min左右。
?、谧詣愚D動眼球訓練:即讓患者每日用力向上注視和外展各數(shù)十次??墒共糠只颊叩玫交謴?。
2.手術治療
(1)手術的目的:
松解嵌頓的軟組織,恢復眼球運動功能,矯正復視,使陷入上頜竇的軟組織復位。修復眶底骨質缺損處,恢復眶腔大小和形狀,改善眼外肌不平衡和眼球內(nèi)陷狀態(tài)。
(2)手術指征:
牽拉試驗陽性、眼球運動障礙和復視、X線或CT檢查陽性的眼球內(nèi)陷者,其眶底骨折處確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圍組織的嵌入。
(3)手術時間:
外傷后3周內(nèi)手術,屬早期手術,在此期間,雖有纖維組織和骨質增生,但尚不能固定骨折片。外傷后4~6個月進行手術,屬晚期手術,此時殘留癥狀較輕而穩(wěn)定,骨折區(qū)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層,可作植入物的基底。同時可對上瞼下垂、瞼裂變窄、眼球內(nèi)陷行美容和功能矯正或行眼外肌手術矯正復視。
(4)手術順序:
首先解決眼球內(nèi)陷,植入生物材料重建正常眼眶容積。然后再進行以解決復視和眼球運動障礙為目的眼外肌手術。二次手術應分開進行。
(5)手術方法:
?、倏袈费叵虏€皮膚皺褶處做切口:也可經(jīng)結膜做切口或直接由內(nèi)眥切口(用于單純眼眶內(nèi)側壁骨折的修復)。
②竇路采用Caldwell-Lue術:由犬齒窩進入上頜竇,達其頂壁,整復移位骨片后,用凡士林紗條填塞以支持復位的骨折片,7~10天去除填塞物。
?、劭舾]聯(lián)合路:用上述2種手術進路暴露骨折部位,拔出被嵌頓的軟組織后再做牽拉試驗,直至眼球運動恢復正常。然后用咬骨鉗取出碎骨,清理骨折區(qū)。根據(jù)情況選用不同大小和厚薄的骨瓣或無機置入物重建眶底。為防止置入物脫出,可在其前端做一舌狀瓣插在眶底缺損部前緣下方,最后縫合骨膜。
修復眶底所用的植入物有自體髂骨、肋骨、鼻中隔軟骨、耳屏軟骨和人工合成材料,如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硅橡膠、聚四氟乙烯、羥基磷灰石等,也有用不銹鋼、鉭和合金者。
(6)對限制性斜視和復視的手術治療:
重點為受累眼外肌的后退,以減輕限制性牽拉的作用;必要時做對側眼配偶肌的減弱,以縮小復視范圍。手術目的為消除正前方和下方視野不可克服的復視,消除功能視野內(nèi)的代償頭位。
爆裂性眼眶骨折辨證論治
2.爆裂性眼眶骨折中醫(yī)治療
根據(jù)辨證施治原則進行處理。熱毒盛者應清熱解毒,方用五葉清毒飲合黃連解毒湯證實虛寒者宜補虛散寒,方用陽和湯;陰虛內(nèi)熱者宜滋熱清熱,方用清骨散,氣血雙虧者宜補氣養(yǎng)血,方用八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