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纖維肉瘤一般治療
外陰纖維肉瘤西醫(yī)治療
一、治療:
1.手術治療:分化好的可采用局部病灶廣泛切除術,廣泛性切除適應于Ⅰ級纖維肉瘤,可適用于有選擇Ⅱ-Ⅳ級纖維肉瘤的病例,分化差的多采用外陰根治術加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原發(fā)灶的切除范圍必須足夠,切除不夠則常會局部復發(fā)。腹股溝淋巴結陽性則行髂盆區(qū)淋巴清掃術。采用腫瘤挖出術或保守性手術,約80%局部出現(xiàn)復發(fā)。
2.抗癌化療:纖維肉瘤對放療不敏感,放療僅作為姑息治療用于那些無法手術者,術前化療沒有顯著效果,不常規(guī)使用,術后可行周期性聯(lián)合化療。
1)VAC方案:長春新堿(vincristine)1.5mg/㎡,靜注,第1,8天;放線菌素或放線菌素D(更生霉素)400~600mg/㎡;靜注,第1~4天;環(huán)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300mg/㎡,靜注,第1,4,8天。3~4周重復使用,但要視骨髓功能恢復情況而定。
2)ADIC方案:多柔比星(阿霉素)60mg/㎡,靜滴,第1天;達卡巴嗪(氮烯咪胺)(DTIC)250mg/㎡,靜滴,第1~5天。有效率42%(Beretta,1983)。
3)CYVADIC方案:環(huán)磷酰胺500mg/㎡,靜滴,第2天;長春新堿1.5mg/㎡,靜注,第1,8天;達卡巴嗪(氮烯咪胺)250mg/㎡,靜滴,第2天。療程間隔4周。有效率47%。
4)IVA方案:異環(huán)磷酰胺(ifosfamide)3mg/m2,靜脈滴注,第1~2天。巰乙磺酸鈉(mesna)600mg/m2,靜脈注入,第1~2天(0,4,8h/d)。長春新堿1.5mg/m2(最大量2mg),靜脈滴注,第1天。放線菌素D 1.5mg/m2(最大量2mg),靜脈滴注,第1天。
3.放射治療:補充放射治療是有益的,可減少術后局部復發(fā)率,與化療綜合應用也可達到近期治愈。
4.冷凍治療:對多點病灶切除不合適可選用冷凍治療。
5.激光治療:在治療之前應行陰道鏡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疾病的邊緣。治療深度的決定根據病灶大小及VIN級別。一般來說,無毛發(fā)處激光治療的深度為1mm。有毛發(fā)處,其治療深度應小于2mm。
二、預后:
1.纖維肉瘤的預后取決于其組織學的分級和年齡。Ⅰ~Ⅱ級的生存率為60%,Ⅲ級和Ⅳ級約為30%。10歲以下兒童的預后明顯較好,轉移較少,一般可少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