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起病常較急,患兒多有發(fā)熱,常伴有咳嗽、聲嘶等。初起聲嘶多不嚴重,哭鬧時有喘聲,繼而炎癥侵及聲門下區(qū),則成哮吼樣咳嗽聲,夜間癥狀常見加重,病情重者可出現(xiàn)吸氣期喉鳴,吸氣期呼吸困難,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及上腹部軟組織吸氣時下陷(臨床上稱為三凹征)。煩燥不安、鼻翼煽動、出冷汗、脈搏加快等癥狀,如行直達喉鏡檢查(小兒不合作,不能行間接喉鏡檢查),可見喉粘膜充血腫脹,尤以聲門下區(qū)為重,使聲門下區(qū)變窄,粘膜表面有時附有粘稠性分泌物。嚴重患兒口鼻周圍發(fā)紺或蒼白,指趾發(fā)紺,有不同程度的煩躁不安,出汗。如不及時治療,則面色蒼白,呼吸無力、循環(huán)、呼吸衰竭、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二、診斷
1、病 史:幼兒多見,起病急,患兒多有發(fā)熱,常伴有咳嗽、聲嘶。
2、癥 狀:可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聲嘶、哮吼樣咳嗽及吸氣性喉鳴,白天癥狀較輕,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導致分泌物阻塞,致夜間癥狀加重。
三、體 征
1.幼兒多見,起病急。
2.可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聲嘶、哮吼樣咳嗽及吸氣性喉鳴。
3.咽喉部充血,假聲帶腫脹,聲門下粘膜呈梭形腫脹。
4.白天癥狀較輕,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致夜間癥狀加重。
5.喉梗阻按輕重可分為四度:
?、穸龋夯純喊察o時如常人,僅在活動后才出現(xiàn)吸氣性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
?、蚨龋喊察o時即出現(xiàn)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可聞及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心率較快,可達120—140次/分。
?、蠖龋撼孝蚨群砉W璧陌Y狀外,還出現(xiàn)陣發(fā)性煩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紺,口周發(fā)青或蒼白,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或聽不見,心音較鈍,心率達140--160次/分。
?、舳龋航?jīng)過呼吸困難的掙扎后,漸呈衰竭、昏睡狀態(tài),由煩躁不安轉為半昏迷或昏迷,由于無力呼吸,表現(xiàn)暫時安靜,三凹征也不明顯,但面色蒼白發(fā)灰。肺部聽診呼吸音幾全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齊或快或慢,不規(guī)則。